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羅氏由來

中華羅氏源流概述
羅長青(湖北監利歷史教研員)

自古以來,羅姓就是中華民族三千七百多個姓氏中的大姓望族之一,其源遠流長,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后期,我國歷史進入由母系向父系氏族公社轉化的階段,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且逐漸開始分離。相傳在現今的荊楚大地上,那時生活著一支擅長畜牧、以編織羅网捕捉鳥獸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部落,人們稱之為「羅部落」,這里所說的羅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是以后羅姓的最早祖先。「羅」字在古漢語中的創意即為「捕鳥的網」。

相傳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又稱伏犧、庖犧、包犧氏)是羅网的發明者。他教民結网捕鳥打魚,飼養牲畜,從事魚獵和畜牧。据說羅部落的原始居民得其親授結网和捕鳥的技藝,才得以繁衍生息,子子孫孫感激和懷念他,把他尊奉為始祖神。其實,伏羲氏只是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可能是某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以网捕鳥是原始人類在長期征服自然的生產勞動中集体智慧和經驗的結晶。

在莽莽荊楚大地上,鄂豫皖三省交界之處,有一片大別山區。那里沒有十分高叢的群峰峻岭,婉蜒起伏的丘陵地帶卻分布得十分遼闊,加上那里气候溫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正是禽獸覓食的良好處所,也是鳥類南北遷徒的理想中轉站。傳說古代羅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把大別山區作為他們賴以生存的活動基地和發展的大本營。現今大別山西北的河南省羅山縣和東南的湖北省羅田縣就是因為那里是古代羅部落活動和繁衍生息的地方而冠以「羅」名的。所以羅山、羅田是羅姓的發祥之地。

古代羅部落生息在荊楚大地上,因而也是屬于荊楚諸部落中的一支。荊楚諸部落都奉黃帝為其始祖,而羅姓人也稱自己為黃帝的后代。許多羅姓族譜所述始祖雖有差异,如:有說是「本自顓頊」的,也有說是「祝融之后」的,但都不外是黃帝的子孫,因而沒有實際的差別。史學家司馬遷在他著名的不朽史書《史記·楚世家第十》中有這樣的記載:「楚人的祖先出自黃帝顓頊高陽氏。高陽氏是黃帝的孫,昌意的子。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又名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氏主掌火政,很有功績。能使天下光明,于是帝嚳就封他為祝融(主管火政的官稱祝融)。后來共工氏作亂,帝嚳派重黎去討伐共工氏。但沒有成功,為帝嚳所殺。后來帝嚳又命重黎之弟吳回去平叛,吳回平定共工之亂后,帝嚳又命吳回主掌火政,也稱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了六個儿子,都是剖開母親的左肋而生的。長子名昆吾……六子名季連。季連姓羋,楚人就是他的后代。……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以后就再沒法寫出他們的世系了。」(這里的人名均系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据說穴熊的后人中有一部分后來發展成為楚國的王室,有一部分就是后來羅姓的先民。所以,羅部落与荊楚同宗。

夏朝時候,包括羅部落在內的荊楚諸部都是夏王朝的臣民,依附夏天子。商湯王消滅夏桀王后,還繼續征伐夏的殘余勢力,荊楚諸部都在其中。羅部落是荊楚的分支,自然也難逃厄運。約在公元前十五世紀時,羅部落隨荊楚諸部避禍西遷。當荊楚諸部遷到今陜西渭水流域的荊山楚水時,羅部落也遷到了荊山楚水之北的今甘肅省正宁縣附近的羅山羅水一帶。羅山羅水靠近周部落居住的邠地之北,由于周部落也是夏的体系,為抵抗商的統治,羅与周也就聯合為一体了。

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商紂王的統治十分殘暴,周武王繼承父業,開始了滅商的准備工作。羅姓先祖中有一位叫匡正的,因周武王九(公元前1068)年奉命南征有功,被封為安南「羅國公」。過了兩(即1066)年,周武王率領八百諸侯開始了滅商的戰爭。在這次滅商的戰爭中,羅部落盡全力參加戰斗,且立了大功。周初論功行賞,羅部落首領匡正被封為子爵,其所部軍民從此形成為羅子國。羅子國的首領傳說稱為大羅氏,在朝中是職掌鳥獸的官,很受周天子的重用。歷代大羅氏一方面指揮族眾用大小适宜疏密有度的羅网捕捉鳥獸,把上等的獻給周天子享用,另一方面還負責收納四方諸侯的鳥獸供品(奴隸社會的鳥獸即為高貴物品),轉呈周王室作祭品。同時周天子賞賜給四方諸侯的美女和物品之類,也由大羅氏代表朝庭交給諸侯的使者,并宣告周王的旨意,勸告諸侯們不要沉迷于游獵和女色,以免遭亡國之禍。

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中期,大羅氏失寵于周王室。羅子國的臣民不斷受到周朝庭的壓迫、欺凌,生存困難,便只好与遭到同樣境遇的荊楚諸部一超越過秦岭,沿著淅水向南遷移。當楚人遷到淅川的丹陽(今秭歸縣境)時,羅人也沿著漢水遷到了湖北荊山西北的宜城、房縣一帶,成了楚的屬國。

春秋初期,楚國在武王領導下國勢強盛,開始向漢水東北發展勢力,羅子國首當其衝,不斷受到楚國的欺凌。公元前700年,羅子國曾想乘楚伐絞之机襲擊楚國,以改變國人的處境,大概是聶于楚國的強大或其它不利的原因而未敢動手。此事見于《左傳.桓公十二年》。這件事后為楚國所知,楚王大怒。魯桓公十三年(前 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大夫屈瑕率軍討伐羅子國。屈瑕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小視羅子國,听不進不同意見。當楚軍到達鄢河岸邊時,由于渡河而使隊伍大亂,結果全軍沒有了秩序,而且又沒有戒備措施。羅子國雖小,但內部團結,眾志成城,羅國班公運籌帷幄,指揮有方,一舉大敗楚軍,為此,周王室還嘉封班公為「羅侯」。但羅子國打敗楚國之后,居然也產生驕傲自大的情緒,以為大功告成,不能正确對待自己的危險處境。而且內外關系處理不當,求利于外,用人唯親,大約在公元前690年,羅子國為楚武王所滅。

楚國滅了羅子國后,為了防止北進時有可能遭到羅子國遺民的干扰,并滿足修筑楚都丹陽城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楚武王又把羅子國的遺民,從宜城裹脥到丹陽附近的枝江,將羅人變成自已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管制之下。羅人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使楚都城垣寸寸升高,宮室處處叢云。此后,楚文王把都城從丹陽遷到郢(今荊州城西紀南城),而羅子國遺民的聚居之地枝江离郢很近,楚王為了消去都城附近不安定的因素,再次將羅子國的遺民驅赶四散,其中大部分被驅赶到今湖南省的汨羅江一帶居住。為此,后來的許多歷史地理著作都將汩羅一帶稱為「古羅國地」或「春秋羅國地」。被驅赶四散的羅子國遺民就以羅為姓,在四面八方農牧并舉,披荊斬棘,求生存,謀發展。羅姓族眾靠勤奮治家,以耕讀為本,四散八方的羅姓傳人漸漸枝繁葉茂,終于成為中華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相傳有一位叫羅凌甫(乘)的,是周朝末葉复興了羅國,頭一個以羅為姓,并且重新集結了羅氏宗人,使得羅氏家族自此日益親愛精誠的關鍵人物。如果不是他,兩千三百多年來羅氏家族的發展!很可能就會完全不同。這位羅氏家族的第三十一世祖先,還有另一項不朽的貢獻,就是他編纂了頭一部羅氏家譜,使得千秋万世的子孫,都能順順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頭,不致由于年代久遠而茫無頭緒,羅凌甫所編的第一部羅氏族譜,是完成于周顯王十四(前355)年,也就是距今兩千三百多年以前。他所撰的族譜序,不但是歷來羅氏子孫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更是后世研究上古歷史的一項重要參考資料,實在是屬于千千万万羅氏子孫的一份無价遺產。戰國時期,枝江羅守龍在楚為官,曾任長沙太守,后定居長沙。秦國強大東擴以后,羅科屏曾為秦太仆卿,其子羅廷榮為秦御史。羅天朝字嗣彝,其父羅維翰曾在秦職掌九卿,其子羅君用居長沙,曾為秦國武陵(今常德)縣會。他因督運官鐵,淹死于洞庭湖中,君用之女和弟在湖中四處尋尸不獲,俱投水而死,長沙人甚感羅氏一家的高尚品德,特集資在長沙城東建立祠宇,以作紀念之所。

秦朝時,羅君用之子羅珠(生于公元前245年),自幼天資聰慧。因受家庭良好品德的影響,從小勤奮好學,飽讀了諸子百家之書,知識十分淵博。他胸怀報國愛民之志,曾先在秦朝為官,擔任武陵令,后又輔佐漢王劉邦打天下,在消滅項羽的戰爭中,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任九江郡(秦時轄今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區)郡守時,勵精圖治,發展生產,社會穩定,九江郡成為劉邦滅項的重要基地。后來羅珠升任參軍知政(相當于現在管轄數省的地方軍政長官),節制周邊諸郡,在滅項戰爭中屢建奇功。漢高祖劉邦登基為帝統一全國后,因羅珠功勛卓著,才學超群,被任為治粟內史(相當于現今主管財政和農業的副總理)。在他任內,賦稅寬平,倡導節儉,積极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社會經濟很快好轉。漢惠帝時,羅珠因耿直不阿,不与惡勢力為伍,特別不滿呂后專權,為同僚所不容,被迫出守漢之九江郡(約轄今江西省全境)。但老百姓感其德政,都爭相投奔他,當時郡人張交特向羅珠獻出一塊地方(地點大約在今南昌城一帶)供其使用。羅珠与灌侯嬰動員人力在張交所獻之地上修筑了一座城池(此城后來成為豫章郡城),周環十里,開辟六門,城修好后,羅珠親手在護城河邊种植豫章樹,從此在這里定居下來。漢惠帝七年,呂后臨朝稱制,綱常紊亂。為了避禍,羅珠隱居于西山洪崖(今江西新建縣附近)之所,結草為廬,以清貧為樂,并在廬舍前后,种植羅漢柏、羅漢茶,且自號「懷漢」,表達自己不忍忘漢之意。羅珠以后一直云游四方,直到景帝丙戌2年(公元前155年)去世。由于羅珠的才學、品德、功勛、官爵在以往羅氏人物中均無前例可比,其影響波及全國。因此,后世各地羅姓子孫均奉羅珠為始祖,羅姓篡譜衍派均以羅珠為一世祖。珠公生子六:居厚、宣禮、子成、知政、抵德、成通,天下羅氏子民均為其后也。

我們羅姓家族的共同標幟「豫章」,天下皆知。豫章,本來是樹名: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樹,都是高大而堅實的巨樹。或許正由于豫、章二樹的高大堅實,我國的古人,是很早就已經拿它來作為地名的,「左傳」的「定四年」一段上有「蔡侯昊子、唐侯伐越,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夾漢」之語,所謂的「豫章」,應該就在現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帶地方。不過,「豫章」的地名雖然早在春秋時代便已出現,但是到了漢朝初年,也就是大約兩千一二百年以前;這個地名卻被搬移到江南去了-當時,漢朝在現在的江西省地區設置了一個「豫章郡」,郡治設在南昌,一直到隋代才被廢治,所以長時以來提起「豫章」這個古地名,絕大多數人都只知江南有,而不知江北也會有過。兩千兩百年前,漢朝大行郡縣制度,為什么會拿「豫章」兩個字作為郡名?這就跟羅姓大有關連了!原來,當時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將羅珠的手里興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羅珠曾經在城內親植豫、章之樹,并且舉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來,朝廷決定在此設郡,就由于羅珠曾為南昌城手植豫章,為了紀念羅珠的筑城之功,也為了豫、章兩种樹木已經成為南昌城的特有景觀之一,便將該地命名為「豫章郡」。豫章的郡名,系由羅氏而來;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羅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羅氏之以「豫章」為郡望,當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与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袁義達先生在《中國羅姓》一文中對我們羅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較全面的評述,在此,抄錄如后:一、羅姓的地位:羅姓是中國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廣東和四川地區中最有影響。在當代全國近12億漢族中,羅姓人群大約占了0.86%,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羅的人至少在 86個,總人口大約在1000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羅姓歷代名人196名,占總名人數0.4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53位;羅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45%,排在并列第55位;羅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49%,排在第44位。

羅姓名人中最為著名的有西漢名商羅裒,大臣羅珠,為著名豫章羅氏的始祖、交州刺史羅宏、列侯羅邵;晉朝節侯羅實、長沙相羅含、武陵太守羅企生、襄陽太守羅友;唐朝名將燕郡王羅藝,大將郯國公羅士信,文學家羅隱,詩人羅鄴,羅蚇;宋朝理學家羅從彥、羅大經;元朝醫學家羅天益;元、明之際小說家羅貫中;明朝名士羅,哲學家羅欽順,學者羅洪先,羅倫、羅汝芳;清朝畫家羅聘,曲藝作家羅松窗,湘軍名將羅澤南,太平天國名將羅大鋼;近代金石學家羅振玉,革命家羅亦農、羅學瓚、羅柄輝;中國人民共和國元帥羅榮桓,大將羅瑞卿,語言學家兼出版家羅竹鳳,語言學家羅常培,植物生理學家羅宗洛,醫學家羅清生等。

二、羅姓的起源与演變:构成漢族羅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為熊姓羅氏。羅姓出自顓頊之后,祝融氏吳回之孫季連,以羊為圖騰的羋部落的首領,羋姓之祖,也為春秋時楚人的先祖。夏朝時,季連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經活動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間,地區大約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鄭和郾陵一帶。羅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為姓,因善于制造羅网,并勤于羅捕飛鳥,而稱羅氏族,他們活動于大別山南北的河南羅山和湖北羅田之間,北靠穴熊氏族。這一地區森林茂密,鳥類群集,也是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的中間地帶。直至解放前,這一地區的農民仍保留著圍网捕鳥的謀生職業和技術。

在夏朝,穴熊部落進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縣東,改稱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羅部落逐漸發展為國。到了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 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殘余勢力楚、羅、盧等國。迫使楚、羅、盧等向西遷移,楚遷到今陜西渭河流域的荊山,部落改稱荊楚,羅人遷移到荊楚北面的甘肅正宁縣東的羅山。商朝末,荊楚、羅人追隨周武王討伐商。周武王滅商后分別封楚、羅等國于丹陽、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達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陽地),羅氏族跟隨荊楚向東南跋涉,沿漢水到達湖北西北的房縣。此時的羅國是依附于楚國的小國。后來,羅國又東遷到湖北宜城西的羅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滅羅國,羅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也有以熊為氏。羅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秋中葉國滅后,羅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主要來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羅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兩廣地區,与古越駱族融合,形成當代廣西的壯族、毛南族等羅姓的先民。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与當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瑤族羅姓的先民,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成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羅姓的先民。進入云南的羅姓一支進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成為今泰國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區的羅姓少數民族長期与漢族混居后被同化,成為南方漢族。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北方地區民族大融合和中國歷史上人群大遷移的時期。北方的戰亂和民眾的遷移,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羅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鮮卑族破多羅、叱羅、西域斛瑟羅等氏族集体改為羅姓,隨后唐朝時西域曹國人、天竺人進入中國后使用漢姓羅氏,宋朝西夏國党項族也有羅姓,清朝滿洲八旗姓薩各達氏、羅佳氏、鄂穆綽氏、愛新覺羅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羅。這些外族与漢族長期混居后逐漸同化為北方的漢族羅姓。

三、歷史上羅姓的分布和遷移:先秦時期,羅氏一直活動在湖北、河南、甘肅地區。到楚文王時,羅姓族人向南進入湖南的汨羅縣。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到江西南昌地區,一直到宋朝,羅姓在江西發展很繁榮,為江西的大姓。隨后羅姓從湖南和江西向南進入兩廣地區,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羅姓已經分布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穩足的發展,清初羅姓進入了台灣。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羅姓大約有34万人,約占全國人口0.44%,排在第52位。江西為羅姓的第一大省,約占全國羅姓總人口的38.8%,占江西總人口的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這四省羅姓占羅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廣西,這四省的羅姓又集中了19%。全國形成了贛皖湘、四川二個中心的羅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羅姓大約有70万人,約占全國人口0.75%,為明朝第24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羅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羅姓人口總增加率為106%,淨增加了36万。由于羅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离北方進入江南地區,中國北方几次戰亂對羅姓的傷害相對要輕。江西仍為羅姓第一大省,約占總羅姓人口的29.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10.1%)、湖南(10.1%),這三省羅姓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陜西、廣東、甘肅,這五省的羅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時期,羅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顯。全國重新形成了湘贛浙、四川二大塊羅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羅姓的人口已達1032万,為全國第20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8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羅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達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羅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羅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湖北、貴州,這四省又集中了21%。四川居住了羅姓總人口的21%,為羅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2%。全國形成了四川、粵湘閩贛二塊高比率的羅姓區域,以及甘肅中西部的北方羅姓集中區域。在近 600年間,羅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于由北向南和東南的遷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為主流,同時也出現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動。

四、當代羅姓的分布頻率:羅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東部,每平方公里的羅姓人口達到7.8人以上,中心地區高達9人以上。羅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2.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占圖土面積13.3%,羅姓人口大約485万;1.3-2.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15.1%,羅姓人口大約270万;不足1.3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71.6%,羅姓人口大約277万。

羅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羅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羅姓在長江以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羅姓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廣東東部、甘肅張掖地區,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2%以上,尤其在云南南部,有的達到3.6%,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8%;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台灣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廣西北部、海南、貴州、四川北部、云南東部,羅姓頻率在1-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8.1%;台灣南部、廣西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河南西部、陜西南部、山西西南、青海東部、甘肅西北、內蒙古東北角,羅姓頻率在0.5- 1%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5.4%;羅姓在其他地區的頻率不足0.5%,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61.7%,其中頻率0.4%以下的占國土面積54%。

五、血型分布特征:羅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352万,占34.1%;A型310万,占30%;B型280万,占27.2%;AB型90万,占 8.7%。羅姓總人口1032万。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大部、福建南部、四川大部、江西南部、湖南東南、貴州西北、云南北部和中南,約占國土面積 13.3%,羅姓485万,約占總羅姓人口47%。O型174万,A型150万,B型122万,AB型39万。湖南西北、廣東西部、貴州西北、廣西北部、云南東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大部、安徽南部、陜西南部、甘肅南端和張掖地區,約占國土面積15.1%,羅姓270万,約占總羅姓人口 26.2%。O型91万,A型82万,B型73万,AB型24万。廣西南部、海南、台灣、長江以北的其他地區為羅姓分布較少地區,約占國土面積 71.6%,羅姓277万,約占羅姓總人口15.8%。O型87万,A型78万,B 型85万,AB型27万。

另外有一篇「羅氏追本溯源」說羅姓是中國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廣東和四川湖南江西地區中最有影響。在當代全國近12億漢族中,羅姓人群大約占了0.860%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羅的人至少在86 個,總人口大約在1000万。构成漢族羅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為熊姓羅氏。羅姓出自顓頊之后,祝融氏吳回之孫季連,以羊為圖騰的羋部落的首領,羋姓之祖,也為春秋時楚人的先祖。夏朝時,季連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經活動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間,地區大約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鄭和郾陵一帶。羅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為姓,因善于制造羅网,并勤于羅捕飛鳥,而稱羅氏族,他們活動于大別山南北的河南羅山和湖北羅田之間,北靠穴熊氏族。這一地區森林茂密,鳥類群集,也是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的中間地帶。直至解放前,這一地區的農民仍保留著圍网捕鳥的謀生職業和技術。在夏朝,穴熊部落進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縣東,改稱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羅部落逐漸發展為國。到了兩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一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殘余勢力楚、羅、盧等國。迫使楚、羅、盧等向西遷移,楚遷到今陜西渭河流域的荊山,部落改稱荊楚,羅人遷移到荊楚北面的甘肅正宁縣東的羅山。商朝末,荊楚、羅人追隨周武王討伐商。周武王滅商后分別封楚、羅等國于丹陽、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浙水南下,到達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陽地),羅氏族跟隨荊楚向東南跋涉,沿漢水到達湖北西北的房縣。此時的羅國是依附于楚國的小國。后來,羅國又東遷到湖北宜城西的羅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滅羅國,羅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也有以熊為氏。羅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秋中葉國滅后,羅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主要來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羅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達兩廣地區,与古越駱族融合,形成當代廣西的壯族、毛南族等羅姓的先民。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与當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瑤族羅姓的先民,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成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羅姓的先民。進入云南的羅姓一支進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成為今泰國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區的羅姓少數民族長期与漢族混居后被同化,成為南方漢族。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北方地區民族大融合和。

中國歷史上人群大遷移的時期。北方的戰亂和民眾的遷移,中原百姓中融人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羅姓中也流人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鮮卑族破多羅、叱羅、西域斛瑟羅等氏族集体改為羅姓,隨后唐朝時西域曹國人、天竺人進入中國后使用漢姓羅氏,宋朝西夏國党項族也有羅姓,清朝滿洲八旗姓薩各達氏、羅佳氏、鄂穆綽氏、愛新覺羅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羅。這些外族与漢族長期混居后逐漸同化為北方的漢族羅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