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井田制

一般認為,夏、商、西周時期實行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孟子曾對井田制做過理想化的描述,說:「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當然,「井田」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實際上它的土地分配形狀不可能像孟子說的那麼方整劃一。不過,孟子所指出的「公田」與「私田」之分,確實是井田制的一個本質性的特徵,由此便相應地產生了井田制下特定的賦稅力役形式,孟子稱之為「助」。助又稱藉。「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謂也。」,因此,井田制又被稱為藉田制。「同養公田」就是最早出現的土地稅形式,國家從公田上所得的農產品就是稅物。也就是說,勞動者在公田上應役也就是納稅。所以漢人許慎在說文中將「藉」字逕釋為「稅」是有道理的。

自西周末年以來,由於鐵農具和犁耕的逐漸推廣,個體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的農業稅形式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出現了「民不肯盡力於公田」的現象。結果放眼望去,公田到處雜草叢生,生產效益明顯下降。這大大減少了政權王國的財政收入,也嚴重損害了各級貴族的經濟利益。貴族們不得不放棄「借民力以治公田」的剝削方式,另尋途徑,周宣王即位後「不藉千畝」(不舉行藉田儀式)界是一個明顯的轉變信號。

春秋戰國時期,以個體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制度先後在各國確立。這從當時政治家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可以得到反映。例如孟子在勸說齊宣王施行仁政時,就要宣王以扶植個體小農經濟為跟本措施,並且對小農家庭的農副業生產規模與溫飽的關係作了描述,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無飢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又如魏國在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進行變法,李悝為了宣傳他的改革主張,為個體小農田收入以及納稅、衣食等各項開支算了一筆帳,指出: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栗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栗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餘千五拾。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為與此。此農夫所以常困,有不勸耕之心。 (《漢書‧食貨志上》)

總之,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的廣泛出現,是春秋戰國以來以私人占有土地為徵稅對象、按畝計徵實物的土地稅得以確立。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句踐復國(國語)

句踐復國    國語

  越王句踐棲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謀而退 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 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 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遂使之行成於吳曰;「寡君 句踐乏無所使,使其下臣種,不敢徹聲聞於天王,私於下執事曰;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 矣,願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句踐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於士,越國之寶器 畢從;寡君率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惟君左右之。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 ,係妻子,沈金玉於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 即傷君王之所愛乎?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

  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子胥諫曰;「不可!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三江環之 ,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君將不可改於矣。員聞之;『陸人居陸,水人居水 。』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 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滅之。雖悔之,必無及已。」越人飾 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國罪,又有美於此者將進之。」太宰嚭諫曰;「嚭 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句踐說於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 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弔有憂,賀有喜,送往者, 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其身親為夫差前馬。

  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北至於禦兒,東至於鄞,西至於姑蔑,廣運百里。乃致其父母 昆弟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歸下也,今寡人不能,將帥二、 三子夫婦以蕃。」令壯者無取老婦,令老者無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 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生丈夫,二壼酒、一犬;生女子,二壼酒 、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 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其子。其達士,潔其居,美 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於義。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句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國之孺 子之遊者,無不餔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者不衣 。十年不收於國,民居有三年之食。

  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矣,請報之!」句踐辭曰 :「昔者之戰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 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視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讎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句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 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行之少 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進則 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邢。」果行,國人 皆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是故敗吳於囿 ,又敗之於沒,又郊敗也。

  夫差行成,曰;「寡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請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句踐對曰;「 昔天以越與吳,而吳不受;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命聽君之令乎?吾請達王甬句東, 吾與君為二君乎?」夫差對曰;「寡人禮先壹飯矣,君若不忘周室而為敝邑宇,亦寡人之願 也。君若曰;『吾將殘汝社稷,滅汝宗廟。』寡人請死,余何而目以視於天下乎?越君其次 也!」遂滅吳。

越王勾踐

勾踐(又寫作句踐;在出土文物「越王勾踐劍」裡寫為鳩淺;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紀年》作菼執),是中國春秋時代後期的越國君主。有關他的先世,有說「其先禹之苗裔」,亦有說「先世無所考」,也有說他是「祝融之後」並且是楚國的羋姓,眾說紛紜。父親則是越侯允常。生年不詳,前496年至前464年在位。

生平

初嚐敗績

勾踐即位後改稱國王,不久吳王闔閭乘機攻越。越軍于槜李大敗吳軍,闔閭被創身亡。闔閭臨終遺囑其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即位為吳王之後,勵精圖治準備攻越報仇。勾踐不聽范蠡勸阻,倉促下搶先出兵攻吳,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大敗。吳軍佔領越都會稽,將勾踐圍困在會稽山。范蠡建議勾踐用卑辭厚禮向吳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踐親自去吳國做人質。勾踐採納了這一建議,一面準備死戰,一面派文種向吳王求和,用財寶賄賂吳太宰伯嚭,並獻上美女西施。夫差在伯嚭勸說下與越國議和,率軍回國。勾踐向越國臣民下詔罪己,然後去吳國給夫差作奴僕,親嚐糞便,最終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

臥薪嘗膽

勾踐回國後發誓復仇滅吳,臥薪嘗膽,休養生息,重用范蠡、文種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史記•貨殖列傳》說:「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說:「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一年,越國向吳國進貢蒸熟的種子,使第二年吳國大飢,削弱了吳國的國力。

消滅吳國及稱霸

前482年,勾踐趁夫差北上黃池爭霸,趁虛而入,攻入吳都姑蘇,殺吳太子。夫差返國後被迫向勾踐求和。勾踐不久後再次攻吳。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軍圍困吳都三年後終於破城。夫差困於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勾踐隨後北上遷都琅琊,與齊國、晉國等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有關句踐姓氏的說法

有關句踐的姓氏是甚麼,有多種說法:

羋姓說

據三國時代孫吳的學者韋昭的《國語》注:「句踐,祝融之後、允常之子,羋姓也。《鄭語》曰:『羋姓夔越。』《世本》亦雲:『越,羋姓也。』另外,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裡引《世本》說:「越,羋姓也,與楚同祖。」這說明句踐可能與楚國是同宗共祖,因而與楚國王室一樣是羋姓。

姒姓說

據清代學者姚彥渠在《春秋會要》裡的說法,越國是「姒姓,夏后少康之子始封,奉禹祀。傳二十餘世至允常,見《春秋》。子句踐僭稱王。」也就是說,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句踐是夏禹的後代,而夏禹的姓氏是姒,所以句踐可能是姒姓。

中國古籍裡的勾踐後裔

勾踐身後的越國諸王

另見:越國#越國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關於勾踐去世後,其王位的歷代繼承者,中國古代史書的說法各異,有的是同人異名,有的是世系前後不同。現列之於下:

* 司馬遷《史記》:「句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彊立(末代)。
* 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紀年》:「於粵子句踐卒,是菼執。次鹿郢立,六年卒」(《史記》原文「子王鼫與立」注);「不壽立十年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句立」(《史記》原文「王不壽卒」注);「於粵子朱句三十四年滅滕,三十五年滅郯,三十七年朱句卒」(《史記》原文「王翁卒」注);「翳三十三年遷于吳,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諸咎弒其君翳,十月粵殺諸咎。粵滑,吳人立子錯枝為君。明年,大夫寺區定粵亂,立無余之。十二年,寺區弟忠弒其君莽安,次無顓立。無顓八年薨,是為菼蠋卯」(《史記》原文「子王之侯立」注)。司馬貞還說:「蓋無顓後乃次無彊也,則王之侯即無余之也。」
* 《越絕書》:「句踐子與夷,時霸。與夷子子翁,時霸。子翁子不揚,時霸。不揚子無疆,時霸,伐楚,威王滅無疆。無疆子之侯,竊自立為君長。之侯子尊,時君長。尊子親,失眾,楚伐之,走南山。親以上至句踐,凡八君,都瑯琊二百二十四歲。無疆以上,霸,稱王。之侯以下微弱,稱君長。

越國亡後的遺族事跡

* 司馬遷《史記》的說法:《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說,越王無彊被楚國所滅後,「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後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後。東越,閩君,皆其後也。」另外,在《史記‧東越列傳》裡又說到:「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姓騶氏。」(裴駰「集解」引徐廣說騶,一作「駱」)司馬遷把戰國時代及秦漢時代中國東南沿海及東越部族的君長,視為勾踐的後代。
* 對《史記》說法的存疑:有學者對於《史記》說法亦有所保留。如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引梁玉繩的說法:「其實句踐非禹苗裔,而甌閩非句踐種族,《通志‧氏族略》引顧氏譜雲句踐七世孫閩君搖,漢封東甌,亦不足信,葢越是羋姓,見《國語》。閩,東越蛇種,見《索隱》引《說文》,不得強合為一,而高祖所封之海陽矦搖、無餘,同名二王,又不可曉。」

吳王夫差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十九年夏,吳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檇李。越使死士挑戰,三行造吳師,呼,自剄。吳師觀之,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里。吳王病傷而死。闔廬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



王 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為太宰。習戰射,常以報越為志。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越王句踐乃以甲兵五千人棲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 而行成,請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昔有過氏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緡方娠,逃於有仍而生少康。少康為有仍牧正。有過又欲 殺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於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於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后遂收夏眾,撫其官職。使人誘之,遂滅有過氏,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 失舊物。今吳不如有過之彊,而句踐大於少康。今不因此而滅之,又將寬之,不亦難乎!且句踐為人能辛苦,今不滅,后必悔之。」吳王不聽,聽太宰嚭,卒許越 平,與盟而罷兵去。



七年,吳王夫差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子胥諫曰:「越王句踐食不重味,衣不重 采,弔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遂北伐齊,敗齊師於艾陵。至繒,召魯哀公而徵 百牢。季康子使子貢以周禮說太宰嚭,乃得止。因留略地於齊魯之南。九年,為騶伐魯,,至與魯盟乃去。十年,因伐齊而歸。十一年,復北伐齊。



越 王句踐率其眾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唯子胥懼,曰:「是棄吳也。」諫曰:「越在腹心,今得志於齊,猶石田,無所用。且盤庚之誥有顛越勿遺,商之以 興。」吳王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屬其子於齊鮑氏,還報吳王。吳王聞之,大怒,賜子胥屬鏤之劍以死。將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 門,以觀越之滅吳也。」



齊鮑氏弒齊悼公。吳王聞之,哭於軍門外三日,乃從海上攻齊。齊人敗吳,吳王乃引兵歸。



十三年,吳召魯、衛之君會於橐皋。



十 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戊)[丙]子,越王句踐伐吳。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吳人告敗於王 夫差,夫差惡其聞也。或泄其語,吳王怒,斬七人於幕下。七月辛丑,吳王與晉定公爭長。吳王曰:「於周室我為長。」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趙鞅怒,將 伐吳,乃長晉定公。吳王已盟,與晉別,欲伐宋。太宰嚭曰:「可勝而不能居也。」乃引兵歸國。國亡太子,內空,王居外久,士皆罷敝,於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



十五年,齊田常殺簡公。



十八年,越益彊。越王句踐率兵(使)[復]伐敗吳師於笠澤。楚滅陳。



二十年,越王句踐復伐吳。二十一年,遂圍吳。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越王句踐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剄死。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忠,而歸。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

夫差

夫差

夫差 (?—前473年),春秋時期吳國第25任國王,在位時期為前496年—前473年。為了洗雪其父闔閭敗給越王勾踐的恥辱,夫差勵精圖治,吳國也迅速增強。
夫差二年(前494年),於夫椒(今江蘇蘇州西南太湖中)打敗越王勾踐。勝利後,夫差將勾踐釋放回越國。夫差的大臣伍子胥反對夫差,夫差於是命令伍子胥自殺,且將勾踐釋放回越國。
但事實正如伍子胥所料,勾踐表面臣服於夫差,背地裏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迅速恢復越國的國力,圖謀報復吳國。
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蘇揚州附近)築城,又開鑿邗溝,連結了長江、淮河,在艾陵之戰中全殲10萬齊軍。
前482年,夫差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獲勝。但夫差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勾踐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太子。
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都城姑蘇(今蘇州)被勾踐興兵攻破,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面的姑蘇山上,吳國滅亡,而夫差也被勾踐流放,最後自殺身亡。(一說夫差被勾踐賜死)

西施

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複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後西施就失去了音信,關於她的結局有很多種,最有可能的兩個結局之一是:西施與範蠡(Fan L?)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裝進袋子裏拋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諸暨苧蘿山(亦名羅山)下苧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淅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範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于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


”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手,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

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後面這兩句巧妙地運用了一個事理上的推論:如果說,西施是顛覆吳國的罪魁禍首,那麼,越王並不寵倖女色,後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罪於誰呢?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問語氣表述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於事實本身具有堅強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

羅隱反對嫁罪婦女的態度是一貫的。僖宗廣明年間(880—881),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皇帝倉皇出逃四川,至光啟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詩人有《帝幸蜀》一首絕句記述這件事:“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阿蠻”即“阿瞞”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亂入蜀,于馬嵬坡縊殺楊妃以杜塞天下人口。這一回僖宗再次釀成禍亂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詩人故意讓九泉之下的玄宗出來現身說法,告誡後來的帝王不要諉過於人,諷刺是夠辛辣的。聯繫《西施》作比照,一詠史,一感時,題材不同,而精神實質並無二致。這樣看來,《西施》的意義又何止為歷史作翻案而已!

範蠡

範蠡

生平大事年表

西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楚靈王五年)范蠡出生宛地三戶邑,其時孔子十五歲。

西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五年、楚平王十三年、吳王僚十一年);宛令文種見范蠡,范蠡時年二十歲。

西元前511(魯昭公三十一年、楚昭王五年、吳闔閭四年);范蠡邀文種入越,時年範蠡二十五歲。

西元前494年(魯哀公三年、楚昭王二十二年、越勾踐三年);勾踐兵敗西於會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種等。范蠡時年42歲。

西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楚昭王二十三年、越勾踐四年);勾踐、範蠡君臣入吳為奴,范蠡時年43歲。

西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楚昭王二十六年、越勾踐七年、吳夫差六年);勾踐、範蠡君臣離吳返越,范蠡時年46歲。

西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楚惠王三年、越勾踐十一年、吳夫差十年);勾踐欲起兵伐吳,範蠡勸阻,范蠡時年50歲。

西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楚惠王五年、越勾踐十三年、吳夫差十二年);吳再次伐齊,占于艾陵,越王君臣朝見吳王,君臣皆有賄賂,進一步麻痹吳人,夫差殺伍子胥。范蠡時年52歲。

西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楚惠王七年、越勾踐十五年、吳夫差十四年);吳、晉黃池之會,越師乘機襲擊吳國,大敗之,殺吳太子等,年底吳越講和。范蠡時年54歲。

西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越勾踐十八年、吳夫差十七年);越興師伐吳,兵至於五湖。范蠡時年57歲。

西元前478年(魯哀公十七年、楚惠王十一年、越勾踐十九年、吳夫差十八年);三月,越伐吳、吳師還戰於笠澤、雙方夾吳松江而陣、越人大敗吳師。范蠡時年58歲。

西元前475年(魯哀公二十年,楚惠王十四年,越勾踐二十二年,吳夫差二十一年);十一月越圍吳、範蠡採用圍而不攻的戰略,令吳師自潰。范蠡時年61歲。
  • 2008-07-08 13:38:56 補充

    西元前473年(魯哀公二十二年,楚惠王十六年,越勾踐二十四年,吳夫差二十三年);年底,越滅吳,夫差自殺,范蠡時年63歲。

    西元前468年(魯哀公二十七年,楚惠王二十一年,越勾踐二十九年);越王實現霸業,範蠡即泛舟五湖,時年68歲。

    西元前465年,越王勾踐卒,時年範蠡71歲。

    西元前448年,範蠡卒,時年88歲

軍事宗旨
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

經濟思想
“勸農桑,務積谷”、“農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至今對現代的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著作
《計然篇》;在《國語‧越語下》《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漢書‧藝文志》記有範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故事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故事

西元前496年,吳王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吳王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

西 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釵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 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西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 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範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啟示:夫差放虎歸山,又沉迷於驕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踐發奮圖強,吳國的失敗早已註定。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其間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細細體味。

吳王夫差矛

吳王夫差矛

歷史:春秋

矛,中國古代用於直刺,紮挑格鬥的冷兵器。由矛頭和矛柄組成。矛頭多以金屬製作,矛柄多採用木、竹 和藤等材料製作,也有用金屬材料的。矛長通常為1.8-2.7米,有的達4米多。矛頭一般長40釐米,有的達80多釐米。早期的矛頭為石頭或獸骨,隨科學 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青銅和鐵制矛頭。

春秋後期。刺擊兵器。器身與劍身相似而稍短,中線起脊,脊上有血槽,兩面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首。骹中空, 骹口扁園。通體滿是菱形幾何暗紋。基部有錯金銘文兩行八字,記器為吳王夫差自做。冶鑄精良,花紋優雅,保存完好可與越王勾踐媲美。1983年湖北江陵馬山 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吳王夫差盉 春秋

吳王夫差盉 春秋

春秋晚期(西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吳王夫差盉肩部有一條弧形的提梁。整個提梁是一條龍,龍體中空,是由無數條小龍相互糾纏交結的形式組成,稱為透雕交龍紋,腹部呈扁圓形,飾變形的龍紋。腹的一側有一個短而曲折的龍頭流,圜底下置三個獸蹄形足,足的上部是變形獸面紋。

夫椒之戰

夫椒之戰

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在吳楚爭霸戰爭中,吳王夫差率軍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大敗越軍的作戰。

這年,越王勾踐聞吳王夫差為報父仇,正加緊訓練軍隊,準備攻越,遂不聽大夫范蠡的勸阻,決定先發制人,出兵攻吳。吳王聞報,悉發精兵擊越。兩軍戰於夫椒。越軍戰敗,損失慘重,僅剩5000餘人,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吳軍乘勝追擊,佔領會稽城(今浙江紹興),包圍會稽山。越王無奈,採納大夫范蠡、文種建議,派文種以美女、財寶賄賂吳太宰伯演,請其勸吳王夫差准許越國附屬于吳。伍員請吳王勿許。此時,夫差急於北上與齊爭霸,不納伍員之言,遂與越講和,並率軍回國。 夫椒之戰,吳王夫差雖然獲勝,但許越議和,沒有乘勝一舉滅越,為以後越國的發展及繼而攻滅吳國埋下了隱患。

楚莊王的成語

1.楚莊絕纓:楚莊王為了包容犯錯誤的大臣,而命令大家一起扯斷帽纓的這次宴會,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絕纓會”,人們用這個成語勸誡大家要寬容待人。

2.一鳴驚人:用來形容一個人突然的成就令人感到訝異、驚奇。

3. 不毛之地:據《公羊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時候,楚莊王因鄭國有二心,而率領大軍加以討伐。城破之日,楚軍開進鄭國城郭大門,鄭國國君襄公,在街口跪接莊王,向楚莊王請罪,並且請求楚莊王可憐他這個戰敗之人,賜給他一塊「不毛之地」,好讓他和一些老人們去安度殘年。指堅硬瘠薄、不適種植五穀的土地。後則用來泛指荒涼貧瘠的土地。

4.辟君三舍: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重耳最後到了楚國,楚莊王以酒宴盛情款待,並且問說:「將來你如果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將要如何報答我呢?」重耳說:「奴僕和玉帛,楚國本來就有;珍禽異獸的羽毛皮革,則是楚國的特產。這些東西您多得是,我實在是不知該怎麼回報您!」楚莊王說:「雖然如此,還是說說可以報答我的方式吧!」重耳於是回答說:「假使托您的福,讓我得以回到晉國,萬一將來晉、楚之間發生戰爭,雙方軍隊相遇於中原,那我一定會要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5.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比喻那種目光短淺,一心圖謀侵害別人的人,卻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計他。這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充分考慮各種利害關係,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成語典故裏的楚莊王是一位喜歡聽政治謎語和政治寓言的明主,深諳莊王這種稟性的孫叔敖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向莊王勸諫:目前去攻打晉國是有後患的事。孫叔敖是一位慮事深遠,有敏銳頭腦的政治家,楚莊王聽了孫叔敖的勸諫後,他在位的最後三年確實沒有出兵勞師遠征,這種舉措是否受了孫叔敖勸諫的影響和寓言的啟示,史無確考,但是孫叔敖輔佐莊王,使楚國逐漸強盛,卻是不爭的史實。

夏姬

夏姬(生卒年不詳),春秋時代鄭穆公的女兒,母親為少妃姚子。她是春秋時代有名的美女,因為嫁給陳國的夏御叔為妻,因而稱為夏姬。御叔早死,留下夏姬與一子夏徵舒。徵舒成人之後承襲其父之爵位和職務,成為陳國的司馬。

夏姬與陳靈公及其兩位臣子孔寧、儀行父都私通,君臣三人甚至都持有夏姬的內衣,在上朝時拿出來相互嬉戲。他們的醜行鬧得全陳國上下都知道,陳國的百姓還作了〈株林〉一詩諷刺此事。大夫洩治勸諫靈公,未料靈公惱羞成怒,讓孔寧、儀行父暗殺洩治。一日,君臣三人在夏姬家中飲酒作樂,竟拿夏徵舒的身世做為開玩笑的題材。徵舒忍無可忍,終於趁靈公要離開時將他射殺,並自立為陳侯。孔寧和儀行父趁機逃到了楚國。

隔年,夏徵舒便被楚莊王討伐,兵敗後被車裂。楚莊王原本打算將陳國改制為楚國的一縣,幸而莊王接受了大夫申叔時勸諫才改變主意,把孔寧、儀行父放回陳國,使陳國免於滅國之厄。夏姬被俘虜到楚國後,楚莊王傾倒於她的美貌,有意納她為妾,此時大夫申公巫臣勸諫他不要因此留下淫蕩的罪名。後來令尹子反也迷惑於夏姬的美貌,想娶她做妻子,巫臣便又指稱夏姬曾害死丈夫情人、甚至是她的兒子也不能免其禍、還差點讓陳國滅亡,是不祥的禍水,子反遂打消娶她的念頭。最後楚莊王讓夏姬成為鰥居的大夫連尹襄老的續弦妻子。

連尹襄老娶了夏姬未久,在邲之戰中被急於俘虜敵人以換回被俘兒子的晉國大夫知莊子射死,屍首被帶走。這時襄老的兒子黑要不但沒有急於尋回父親屍首,反而跟繼母夏姬私通起來。巫臣叫夏姬先回娘家鄭國,承諾之後會下聘娶她。此時鄭國宣稱已找到襄老的屍首,派使者通知夏姬去迎取,夏姬便在得到莊王許可後回到鄭國。直到楚莊王逝世,楚恭王即位後,巫臣趁著出使齊國的機會,一到了鄭國就讓人把使節的儀仗禮物退回楚國,帶了夏姬投奔晉國,晉國把邢地封給巫臣。但是當年想娶夏姬卻被巫臣勸退的子反相當憤怒,在楚恭王面前攻訐巫臣「欺騙了先王(楚莊王)」,並建議用重金賄賂晉國使之不要重用巫臣,但恭王認為巫臣給莊王的建議是對的,只是他自己不替自己打算,因此不能算是欺騙國君。最後子反聯合原本就和巫臣有隙的子重將巫臣和黑要的族人全數殺害並瓜分了他們的封地。巫臣為了復仇,說服晉君派他出使當時仍屬野蠻部落的吳國並留下自己兒子和一部份軍隊訓練吳國人作戰。整軍經武後的吳國四處侵擾楚國的附庸,使得子反、子重為了救援而疲於奔命達一年七次之多。吳國在併吞周邊原本臣服於楚國的部落之後,變成一方強國。開啟了春秋晚期吳越爭霸的序幕。

夏姬與巫臣婚後,又生了一個女兒。此女後來與晉國大夫叔向結婚,生一子楊食我。叔向與夏姬之女的婚事,被其母叔姬所反對,因為夏姬曾經「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而巫臣又曾說夏姬「夭子蠻,殺御叔」,因此夏姬在與夏御叔結婚前,還曾與一位叫做子蠻的青少年有過關係,而使子蠻未成年便過世。夏姬之女所生的楊食我長大後和祁氏聯手作亂,使得羊舌氏和祁氏被滅族。晉國其他的大夫在瓜分兩家的土地之後,勢力便超過了晉侯,種下之後三家分晉的遠因。

劉向的《列女傳》中提及夏姬「三為王后,七為夫人,公侯爭之,莫不迷惑失意」。雖然夏姬實際上並未做過王后,也沒結過這麼多次婚,但也足以顯示夏姬的魅力在當時確實深深讓許多男性為之傾心。對於夏姬魅力的來源,《列女傳》認為:「其狀美好無匹,內挾伎術,蓋老而復壯者。」除了美貌以外,似乎性能力也很出色,有返老還童的本事。

楚莊王


楚莊王 羋侶
楚國位於江、漢流域,向被視為南方之蠻夷。其先熊繹在西周初曾被成王封為子爵,但楚國對周室時服時叛,不受封建之約束。春秋初年,王權衰微,楚君熊通索性於前七四零年自立為王(即楚武王),欲與天子分庭抗禮、較一長短。不久其子文王定都於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國勢進一步強大起來。春秋初期,強楚實乃中原諸國之心腹大患,而霸政之『尊王攘夷』也往往以抑楚為其主要目標。

楚早就有窺伺中原之志,故長期以來,一方面併吞周圍小國一方面不斷向北推進。但它先在齊桓公時被阻於召陵,繼而在晉文公時戰敗於城濮,使北進圖謀一再受挫。晉文公死後,楚又重新投入逐鹿,特別是到了楚莊王的時候(前六一三年 -- 前五九一執政),其勢更加囂張。前六零六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在雒邑西南),
楚莊王

  竟觀兵於周郊,飲馬黃河,派人向周天子問九鼎之輕重,故楚國代周之野心昭然若揭。前五九八年,楚破陳國之都。次年,又興兵圍鄭,迫鄭降,晉聞訊派兵救鄭。晉、楚兩軍於前五九七年大戰於邲(今河南鄭州北),時晉國將帥不和、政令不一,故晉軍被楚所敗
。此後,陳、蔡、許、鄭俱從楚。前五九四年,楚軍又圍宋,宋人告急於晉,晉不能救,宋只好與楚言和。這時中原各國除晉、齊、魯等外,全部尊楚莊王為霸主。

邲之戰後,楚莊王雖稱霸於一時,然晉國猶不可忽視。此後一段時間,晉、楚雙方勢均力敵,難分勝負,結果形成南北對峙、各霸一方之。公元前五四六年,宋國執向戌倡議弭兵,他奔走拉攏晉國執政趙武和楚國令尹子木,使晉、楚、宋、魯、鄭、衛、陳、蔡、曹、許、齊、秦、邾、滕等十四國在宋國召開弭兵大會。結果由前述十國簽訂盟約,規定除齊、秦等大國外,小國須既朝晉又朝楚,向兩國同樣貢獻,承認兩國為共同霸主。於是霸權乃由晉、楚二強平分。史稱『向戌弭兵』。

古風悠悠:秦穆公慧眼識珠,公孫支誠心讓賢

古風悠悠:秦穆公慧眼識珠,公孫支誠心讓賢


秦穆公是春秋時代秦國早期的國君,有一次,他派人到衛國去買鹽。

此前,衛國的鹽商用五張黑色的公羊皮,買下百里奚,很信用他。現在,又命他趕著鹽車,運往秦國。百里奚趕著一群牛,載者大批的食鹽,運送到秦國。

這些鹽運到秦國以後,秦穆公親自來驗收。他在察看鹽車時,發現這些駕車的牛,一個個長得都很肥壯。他就問趕車人百里奚:「裝載沉重,道路遙遠,又很艱險難走。但這些牛,為什麼如此肥壯呢?」百里奚回答說:「我是個趕牛人,我得忠於職守,愛牛如己。每天按時給它們飲水,餵食;從來都不用暴力驅趕它們;凡是遇到艱難險阻的地方,我總是在它們的前後,細心照料。所以它們就如此肥壯。」

聽了百里奚的這番答話,秦穆公很受感動,覺得他是一位忠於職守、道德高尚的人。立刻吩咐一個官吏,安排百里奚的食宿,並讓他洗澡,換上新衣,約他坐談。前後約談了數次,一次比一次談的深入,秦穆公從中受到許多啟發。

幾天以後,秦穆公與上卿公孫支商議朝政。談吐間,公孫支感到秦穆公大異往昔,顯得高興激動,問道:「君王您現在耳目聰慧,思維縝密,觀察細微,仁德大雅。莫非是得到哪位聖賢的幫助了吧?」秦穆公講:「是的,我跟百里奚談過幾次話,深受教益。他距離聖賢差不太遠了。」

公孫支於是回到家裡,取來大雁,作為賀禮(古時以大雁為重禮),向秦穆公表示祝賀。他說:「君王得到了治國安邦的賢臣,請讓我為國家的福祉敬賀!」秦穆公高興的接受了賀禮。

第二天,公孫支又上朝,請求辭去上卿的職位---讓給百里奚,他講:「秦國處地偏僻,百姓教化不足,見識不廣,國家因此難以富強。我自知不如百里奚,請求把我的職位讓給他。」 秦穆公不同意。

公孫支又講:「我不如百里奚而居高位,是君王您在用人方面的失誤。我不賢,又加上使君王用人不當,這更使我錯上加錯。如果讓百里奚任正卿,我任次卿以佐之,是君王英明的表現。否則,既敗壞了君王的美德,也違背了我做人的準則。那麼,我只好逃走了。」秦穆公這才接受了公孫支的請求。他先派人去衛國找到那位鹽商,給他相當於五張黑色公羊皮的錢,替百里奚贖了身。然後再任命百里奚為正卿,公孫支為次卿。

秦穆公的慧眼識珠,敬賢任賢;公孫支的誠心讓賢,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在當時就傳為佳話!

秦穆公


秦穆公 嬴任好 (?-前前621)

秦僻處西陲,周初為附庸小國,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並承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後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執政)時,國勢逐漸強大起來。秦穆公名任好,贏姓,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秦國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贏姓部落。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見周幽王)有功,封為諸侯,賜給歧以西地,正式建國。經文、寧、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 已佔有大半個關中。

 




秦穆公



  秦穆公繼位當年(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秦穆公娶晉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為妻。穆公五年(前655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隨嫁的人)陪嫁到秦國。百里奚不願忍受奴隸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人捉去。

秦穆公胸懷大志,卻苦於無賢才輔佐。有人告訴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百里奚已經逃到楚國。秦穆公願以重金贖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給。於是派使者到楚,說:「中國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貴國,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楚國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錢,也就答應了秦的要求。當七十餘歲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與他商談國事。百里奚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裏值得君公垂詢!」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並不是你的過錯。」堅持向百里奚討教,兩人一直談了三天,穆公十分高興,以百里奚為國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為「五羖大夫」。百里奚辭讓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賢能而不為世人了解。當年我在外漫遊受困於齊,不得已向別人乞討,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齊君無知那兒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倖免與無知一起被殺。我到周地,見王子頹喜歡牛,就以養牛去接近他。後來,王子頹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於被誅。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會信用我,只是為了那一份俸祿和爵位,暫時留下來,想不到就當了俘虜。從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賢能。」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為上大夫。

  秦國要發展,首當其衝的是其東鄰晉國。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輔佐下,秦穆公將注意力集中於晉。晉獻公晚年,驪姬之亂,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驢姬子奚齊繼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後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十四年(前646年),秦國發生饑荒,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後,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為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懷公,繼續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為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參與下,尊王攘夷,敗楚城濮,成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幫助晉文公圍鄭。鄭老臣燭之武夜裏從圍城中繩出,見秦穆公說:「鄭國滅亡,於秦不利。晉人這次開拓了東邊的領土,下次就會向西邊的秦國用兵。大君何必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共幫助晉國呢?」秦穆公於是與鄭結盟,留杞子、逢孫、楊孫戍守,罷兵而還。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晉文公死。這時,杞子從鄭國派人送信回國,說:「鄭人將北門的鑰匙交給了我,如果悄悄地派軍隊來,鄭國就能得到。」秦穆公問蹇叔和百里奚,兩人回答道:「經過幾個國家幾千里路去襲擊別人,很少有成功的。我軍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說:「我已經決定了,你倆不必再說。」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乞丙三將帶兵出發。百里奚和蹇叔哭著為軍隊送行,秦穆公很生氣,說:「我出兵,你們卻哭著沮喪我軍的士氣,這是為什麼?」二老答道:「我們並不敢沮喪士氣。只是我們年紀大了,兒子要出征,怕以後再也見不看了!」二老對其兒子說:「你們的軍隊一定會吃敗仗,晉人將在崤山阻擊。」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軍東去,經過成周北門時,車左、車右都脫去頭盔下車致敬,隨即跳上車去的有三百輛戰車的將士。王孫滿看了以後說:「秦軍輕挑而無禮,一定會失敗!」秦軍經過滑國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販了牛準備到周去賣,見秦軍,就將所帶的十二頭牛全部迭給秦軍,說:「聽說大國將要誅滅鄭,鄭君已經作好迎戰的準備,派我先迭十二頭牛犒勞貴軍士卒。」秦軍三位將軍商量道:「鄭國已經知道我軍要去襲擊,去了也沒有用。」於是滅了滑國,往回撤兵。滑是晉國的同姓之國。當時,晉文公還沒有下葬。太子襄公憤怒地說:「秦國欺侮我喪父,乘機攻滅我的同姓之國。」於是,將喪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擊,大敗秦軍,將三位秦將全部俘獲。

  晉文公的夫人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她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係,穆公對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殺他們呢?不如放他們回去,讓穆公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視等人,說:「我不聽從百里奚和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位遭受恥辱,你們有什麼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恢復了三人的官職,對他們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軍再次失敗。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只得轉而向西發展。

  當峙,在今陝甘寧一帶,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秦穆公向西發展,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不敢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 其中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鍼虎。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國人對此悲痛萬分,賦《黃鳥》之詩,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麼將這麼善良的人給殉葬了?如果可以贖命,我們寧願出一百條命將他們換回來!

歷史人物:以德厚人的秦穆公

歷史人物:以德厚人的秦穆公

古代的賢德之君均對其子民呵護有加,秦穆公即是其中的一個見證。



秦穆公十二年,晉國旱災,派人來秦國請求米糧。臣子丕豹說別給,並勸說穆公趁著飢荒攻打晉國。穆公問公孫支,公孫支說:「哪個國家會不鬧荒災歉收啊,哪能不給!」問百里傒,百里傒說:「晉國國君夷吾(晉惠公)得罪了你,可是他們的百姓有何罪?」於是秦穆公就撥糧救濟了晉國。長長的運糧隊伍,從秦國都城一直到晉國都城都接連相望。

秦穆公十四年,秦國飢荒,派人去晉國請求糧食支援。晉君不但拒絕了,過了年還趁火打劫興兵攻秦。

秦穆公十五年九月壬戌,秦穆公與晉惠公都親自參戰,二人合戰於韓地(今山西省東部和河南省西北部)。穆公被晉軍所包圍,穆公受傷了,面臨生命危險。這時住在歧山腳下的三百多鄉民飛騎衝擊晉軍解秦軍之圍,皆推鋒爭死,不僅使穆公得以逃脫,反而還活捉了晉君夷吾。

早些年,秦穆公走失了幾匹好馬,被生活在歧山之下的三百多個鄉人捉住吃了。官吏抓住這些人準備嚴懲。穆公說:「君子哪能因為幾個牲畜去懲治人呢!我聽說吃了好馬肉的人不喝酒會傷身體。」於是穆公賜酒請他們大喝一頓,並赦免了他們。

於是岐下食馬者三百人冒死救穆公,以報食馬之德。

晉文公 姬重耳 (前697-前628)


晉文公 姬重耳 (前697-前628)

齊桓公之後,中原沒有真正的霸主,真至晉文公(前六三六年 -- 前六二八執政)時才重舉『尊王攘夷』之旗幟。文公早年飽經憂患,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即位後乃任用狐偃、趙衰等賢良,整頓內政,發展軍事,使國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時,周室發生內亂,襄王蒙難出奔於鄭。趙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

晉文公退避三舍

晉文公退避三舍

  晉文公即位以後,整頓內政,發展生產,把晉國治理得漸漸強盛起來。他也想能像齊桓公那樣,做個中原的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發出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沒有人願意發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發使者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回朝。

  晉文公馬上發兵往東打過去,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說:“楚國老是欺負中原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難的國家,建立霸業,這可是時候啦。”

  晉文公早就看出,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他就擴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本來並不想同晉文公交戰,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為宋國遲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復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這一來,真氣得他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紮的地方去。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後撤。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解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過:要是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今天後撤,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麼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逼,那就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交手還不遲。”

  晉軍一口氣後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布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後撤,想停止進攻。可是成得臣卻不答應,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戰書,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現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末只好在戰場上比個高低啦。”

  大戰展開了。才一交手,晉國的將軍用兩面大旗,指揮軍隊向後敗退。他們還在戰車後面拖著伐下的樹枝,戰車後退時,地下揚起一陣陣的塵土,顯出十分慌亂的模樣。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不把晉人放在眼裡。他不顧前後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晉軍的中軍精銳,猛衝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攔腰切斷。原來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後夾擊,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只要把楚軍趕跑就是了,不再追殺。成得臣帶了敗兵殘將回到半路上,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軍佔領了楚國營地。把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回國。

  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音ji□n)慰勞晉軍。晉文公趁此機會,在踐土給天子造了一座新宮,還約了各國諸侯開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就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代《帝京歲記勝》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清明前後,氣候逐漸轉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清潔明淨的春季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


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此時春色如畫,踏青春遊,掃墓祭祖,是傳統習俗。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動的寫照。

清明節由來

關於清明,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古代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護下,流亡國外。

有一天,他們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介子推告訴說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動地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說:“我不求報答,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後的第十九年,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把流亡時期跟隨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於是,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望著它哀嘆:“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 (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潤餅的由來

潤 餅 的 由 來

春捲也稱「潤餅」。早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社甫(七一二──七七○)就有句詩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四時寶鏡》中也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有些地方也在清明節製作春捲,也稱為「潤餅」。

因為清明節又是寒食節,當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所以吃潤餅.而寒食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謀害太子申生自殺.申生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只有少數幾個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功臣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憶起舊事,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封官,可是介子推不肯來.晉文公親自去請,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山西介休縣東南).有人說不如放火燒山,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不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灑上花生粉、糖粉、海苔酥,可以依照可人喜好添加.捲成筒狀即可食用。

清 明 節 吃 潤 餅 的 由 來

潤餅跟清明有什麼關係呢?話說春秋時代,有個賢者介子推為了照顧母親而拒絕晉文公的封祿,並帶著母親入山隱居,晉文公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燒山,料想孝子必定會揹著母親逃出來,但介子推卻抵死不從,和他的母親一起被燒死,傷心悔恨的晉文公自此規定這一天全國都不能生火,定為寒食節以紀念介子推的氣節,這也就是後來的清明節。

 古時候在清明節這一天吃寒食,將蔬菜放涼再包進麵皮中食用,這樣的習俗流傳到今日,大家便會在清明節吃潤餅來應景。

宋襄公

襄公:

宋襄公名滋文,是中原文化古國宋的君主,於西元前六五一年即位,在位十二年。公好仁義,拜庶兄目夷為相。宋國雖小,襄公卻也有稱霸之心。

不過,因為宋國一向以文化古國自居,國內風尚薰和,民風文弱,缺乏尚武的精神,加上經濟力量不如其餘大國,當然不可能成功。因此,宋襄公不惜卑辭重金,要求楚國加入其會盟,希望能藉楚之軍力合宋之名號,使自己能恃楚之威,實踐其稱霸之美夢。而楚國答應加入,不過,楚國君主楚成王當時只是想借宋國會盟之便,成為真正的幕後指使者。

是年秋天七月,宋、楚、陳、蔡、許、曹、鄭七國之君如期而至,襄公向諸侯們說他有意繼承桓霸業,希望他們同意,但楚莊王卻不同意,由於楚成王為大國之君,其餘小國不敢不從,結果襄公被成王軟禁,成王更率大軍攻打宋都。不過,因為魯僖公前來替襄公求情,於是,襄公才能逃離一死。

周惠王三十一年立,以其庶兄目夷為相,行「東宮圖治」,核心有弦高、華元、華椒和樂祁。前642年齊桓公病逝,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衞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氣。

西元前六三八年,襄公率兵聯同魏、許、滕等國進攻鄭國,而後因鄭國向楚求援,於是十二月,襄公與楚成王對陣於泓水之濱。宋軍於泓水之濱嚴陣以待,雞鳴時,楚軍尚未渡河完畢,不過襄公因不願趁人之危,而錯失一個良機;不久,楚軍渡完河,開始佈陣,襄公又因不願偷襲別人,而錯失另一良機;等楚軍準備妥當,兩軍硬碰硬,宋軍當然大敗,其結果皆因宋襄公的頑冥想法所造成的,難怪襄公的理想主義會被後人以實利的觀點而譏為「宋襄之仁」呢!

齊桓公九合諸侯

齊國雖然在長勺打了一次敗仗,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齊桓公後來的霸主地位。過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

  西元前663年,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

  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裏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

  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齊桓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以後,邢國也遭到另一個部落狄人的侵犯。齊桓公又帶著人馬去趕跑了狄人,幫助邢國重築了城墻。接著,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幫助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就因為這幾件事,齊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齊國,還跟齊國對立起來,要跟齊國比個高低。

  楚國在中國南部,向來不和中原諸侯來往。那時候,中原諸侯把楚國當做“蠻子”看待。但是,楚國人開墾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變成了大國。後來,乾脆自稱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裏。

  西元前656年,齊桓公約會了宋、魯、陳、衛、鄭、曹、許七國軍隊,聯合進攻楚國。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馬準備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見齊桓公,說:“我們大王叫我來請問,齊國在北面,楚國在南面,兩國素不往來,真叫做風馬牛不相及。為什麼你們的兵馬要跑到這兒來呢?”

  管仲責問說:“我們兩國雖然相隔很遠,但都是周天子封的。當初齊國太公受封的時候,曾經接受一個命令:誰要是不服從天子,齊國有權征討。你們楚國本來每年向天子進貢包茅(用來濾酒的一種青茅),為什麼現在不進貢呢?”使者說:“沒進貢包茅,這是我們的不是,以後一定進貢。”

  使者走後,齊國和諸侯聯軍又拔營前進,一直到達召陵(今河南郾城縣,召音sh岬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問。齊桓公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威,請屈完一起坐上車去看中原來的各路兵馬。屈完一看,果然軍容整齊,兵強馬壯。

  齊桓公趾高氣揚地對屈完說:“你瞧瞧,這樣強大的兵馬,誰能抵擋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說:“君侯協助天子,講道義,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憑武力的話,那麼,咱們國力雖不強,但是用方城(楚國所築的長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陽東北)作城墻,用漢水作壕溝。您就是再多帶些人馬來,也未必能打得進去。”

  齊桓公聽屈完說得挺強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認了錯,答應進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這樣,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

  後來,周王室發生糾紛,齊桓公又幫助太子姬鄭鞏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後,就是周襄王。周襄王為了報答齊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廟的祭肉送給齊桓公,算是一份厚禮。

  齊桓公趁此機會,又在宋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合諸侯,招待天子使者。並且訂立了一個盟約,主要內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準把鄰國作為水坑;鄰國有災荒來買糧食,不應該禁止;凡是同盟的諸侯,在訂立盟約以後,都要友好相待。

  這是齊桓公最後一次會合諸侯。像這樣大的會合,一共有許多次,歷史上稱做“九合諸侯”。

  西元前645年,管仲病死。過了兩年,齊桓公也死去。齊桓公一死,他的五個兒子搶奪君位,齊國發生了內亂,公子昭逃到宋國。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就結束了。

管仲是如何做齊國宰相的

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以分裂與競爭為主題的數百年歷史激發了大量「朝秦暮楚」的職業經理人。在這些經理人中,最成功的經理人莫過於管仲和商鞅。但結合個人的最終命運而言,管仲則是最值得現代經理人學習的楷模。其中,管仲的一些經典案例也正是現代經理人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抓「霸」放「色」

就齊桓公與管仲的數十年合作中,「舉霸業,服天下」是一個清晰而統一的目標。作為齊國向這一目標挺進的策略制訂者和實施者,管仲在一些無害於「霸業」的問題上採取了縱容與放任的態度。

在齊桓公任用管仲之初曾問:「我很好色,對霸業會有害嗎?」管仲回答說:「無害!」當齊桓公問及什麼對霸業有害時,管仲稱:「不知賢,害霸;知賢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復以小人參之,害霸。」

對管仲的回答,齊桓公很高興,於是,他把絕大多數政治和經濟事務交給管仲全權辦理,而自己則深居王宮,行「好色」之欲。

與這一放縱態度截然相反的是管仲對齊桓公封禪的阻止。當齊桓公實現「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夢想時,突然提出封禪泰山的想法,希望以此彰顯其功績。當齊桓公起出此事時,管仲並無一言。下朝後,一位同僚問他為什麼不發一言,阻止齊桓公的決定?管仲說齊桓公好勝,要以私下阻止,不能正面諫阻。當天,管仲夜訪齊桓公,成功地阻止了封禪決定。

在這兩件事上一放一阻的不同處理方式表現了管仲在與處理上級關係中的取捨之道。而且,在如何勸阻的實施方法上,管仲的做法也體現了因時、因地、因人的指導思想。

在像管仲和齊桓公這樣的經理人與所有者之間的關係處理上,相互之間的關係處理會有很強的累積效應。如果一味以「束」而為,即使再豁達的領導也會因為情感上的厭惡感的積累而逐漸由信任到不信任,甚至於痛恨。正是這種情況,大多數出發點很好的正直之士往往不得善終。

管仲對於齊桓公一些無害於霸業的弱點的放任使之任用管仲無束縛之感,結果使其對管仲日益信任,甚至於將幾乎所有的處置權交給了管仲。而這種權力的強化又使管仲可以更加得心應手地發揮他的思想,使齊國由普通的諸侯發展為當時的霸主。

現代社會中,經理人與資產所有人之間的磨擦與分歧幾乎是絕大多數大型企業的永恆話題,對於一個優秀的經理人而言,能否很好地處理這種關係,減少執行阻力對其能否有效發揮經營才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管仲在「放色」與「阻禪」上的處理策略表現了他在這方面的高超技巧。

管仲的團隊觀

齊桓公在鮑叔牙的推薦下,將他昔日的仇人管仲以計謀從魯國「騙」回到齊國後,兩人坐談了三天,詳細討論了從如何實施霸業、如何用民、如何解決內政/軍事等問題。由於雙方在思想的共鳴,齊桓公當即決定拜相,但管仲當即拒絕。

就在齊桓公覺得奇怪的時候,管仲拋出了他的團隊觀:「臣聞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潤,非一流之歸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則用五傑。」此後,隔朋、寧越、成父、賓須無、東郭牙五人分別因管仲的舉薦擔任了相應的職務。於是,管仲的核心團隊在他還沒有正式開展工作時就已經完成。

管仲推薦這五人時稱:「升降揖遜,進退閑習,辯辭之剛柔,臣不如隔朋;請立為大司行。墾草萊,闢土地,聚粟眾多,盡地之利,臣不如寧越;請立為大司田。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蹬,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於成父;請立為大司馬。決獄執中,不殺無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須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避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為大諫之官。君若欲治國強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臣雖不才,強成君命,以效區區。」

在經理人帶團隊進企業的問題上,管仲的做法給出了這樣一些啟示:在如何引進新的團隊成員方面應如何打握時機?在說服上級領導時應用採用什麼方法?

另外,在團隊建設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團隊成員與老團隊之間的利益和價值衝突問題。事實上,這種衝突是導演商鞅最終被五馬分屍悲劇的根本原因。從管仲進入齊國政壇後的工作來看,他所做的工作並不是「革命性的」。這意味著新老衝突較小,管仲也不至於像商鞅那樣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

現代社會中,企業在引進空部隊時常常會面臨著劇烈的利益重構和價值觀的衝突,並集中地表現在企業文化的不相容。在管仲和商鞅的處理方式中,管仲更多地表現出融合於原有文化,而商鞅則是激進地引進一種與原有文化完全相背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破壞了原有結構,雖然對秦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引發的新舊衝突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

在過去幾年裡,一些國內企業看到現階段美國企業在全球具有不錯的影響力。於是,不少人認為外企的管理就是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積極因素,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外企高級管理者空降國內企業一度成為一種流行色。但結果絕大多數不盡理想,這尤其對於那種已經形成強有力的自身文化的企業來說,這種文化免疫有時比新文化帶來的有利影響更為突出。

不患之奸可養

無論是一國之君,還是一個大型企業的領導者,身邊有一幫諂媚之徒是常有的事,如何處理與這些人的關係,是一個經理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在齊桓公最親近的人中,易牙、豎貂、常之巫、公子啟等幾個奸佞之徒,易牙雖廚藝高超,卻可以為了討好齊桓公把自己的小孩殺了給齊桓公吃,這在管仲看來是「不慈者必不忠」的人,而豎貂只是齊桓公的一個幸童,因為齊桓公的寵幸而得以干預朝政。

儘管這些人與管仲看起來是大奸與大忠的兩個極端,兩者有水火不容之勢,但在管仲掌權期間,由於齊桓公對管仲的信任及管仲的控制力,這群人並沒能掀起大的風潮。這意味著這個時期,這群人是難以為患的奸佞。在這種情況下,管仲並未對這些人進行清洗,相反採取了「姑息」政策。

事實上,在現代企業的每一次高層變動中,都會伴隨著「革命性」的人員大換血。這與管仲在此方面的處理表現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

但在管仲臨死前,他說:

「主公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一個人連自己的親骨肉都能不愛憐,都肯殺死,難道他不會殺主公嗎?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肯殘害,難道他不會去殘害公主您嗎?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的根本聯繫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煉自己的德行,自然會善始善終,不是靠外力所能改變的。所以,我只求主公看在國家社稷的份上,三思而行!」

管仲為何在這個時候說這話?很明顯,管仲很清楚,一旦自己離世,這些人就會開始興風作浪,而再無人抑制其行為。

管仲死後,齊桓公也的確曾把這幾個人打發出宮,但三年後還是把這些人找了回來,最後齊桓公因此而不得善終。齊國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有人因此責備管仲未能盡責,一些人認為這他應該把這些人在此之前除掉。而這正是管仲在作為經理人所把握的分寸:永遠不要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否則你就不是稱職的經理人。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前言

 (春秋前770 前476 )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他得名於魯史,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是中華古代文明逐漸遞為中世紀文明的過渡時期,而再這時期中出現第了一位的霸主-齊桓公。我們對於他如何執政有著非常大的興趣,這也是我們研究他的原因。

討論:

檔案1:齊桓公簡要年表

前六九八年 釐公死。

前六九七年 襄公死。

前六九四年 四月,襄公殺害魯桓公。

前六八七年 七月,襄公命連稱、管至父為葵丘守備。

前六八六年 十二月,襄公在沛丘狩獵時,看見彭生的亡陵,從馬車上摔下來,負傷。是夜,公孫無知與連稱、管至父峰起殺害襄公,自立。

前六八五年春,公孫無知為雍林所殺,大夫高氏及國氏,於莒擁立亡命的公子小白,是為齊桓公。桓公接受魚包叔的進言,接亡於魯國的公子糾的守護官管仲為宰相。管仲公佈新政。

前六八一年春,桓公於北杏會宋、陳、蔡、諸侯.夏,桓公未出席「北杏會盟」。冬,與魯紛爭,雖掠奪魯領土的一部份,但因遭魯將軍曹沫脅迫,最後予與歸還。

前六八0年春,桓公率領陳、槽的軍隊伐宋。周大夫單伯亦參加。冬,於衛的首都與宋講和。

前六七九年春,桓公於衛首都、與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會盟,被公認為霸者。

前六五六年春,桓公率領中原諸侯聯合軍,侵入楚國境地,楚成王發誓臣屬於周王室。

前六四五年管仲病死

前六四二年十月,桓公病死,因繼陳問題發生內鬨。



檔案2:

亡命:周莊王三年﹙西元前694年﹚夏初,魯桓公訪齊被殺。釐公在位33年﹙前730-698年﹚,生前甚為寵愛外甥﹙弟夷仲年之子﹚公孫無知,待他如公子諸兒。諸兒自是不稱心,與無知反目成仇。諸兒-為襄公語文姜私通殺害魯桓公。一弟-小白,雖然母親圍籬公寵愛有家的衛國公主,但是此時也跟隨著擔任守護的魚包叔﹙或稱魚包叔牙﹚逃到齊國鄰接的小國莒。

復權:公孫無知即了齊侯之位,翌年﹙前685年﹚春,由雍林時,突遭昔日不知何事招怨的一名男子突襲殺害﹙《史記:齊太公世家》將雍林作地名解釋﹚

男子說:「我只是誅伐無知他弒殺襄公而自立。懇求自諸公子中拔擢一適當人選,立為新君吧!我將遵從新君的指示。」於是齊大夫高市及國氏,立即展開協商,決定擁立亡命在莒的公子小白,並派遣密使前往。不僅因小白自小與高氏相處甚親,且此事有利於當時的情況。小白乃與守護人魚包叔牙即尋返回祖國。但莊魯公卻覺得擁立亡命於國內的公子糾為齊侯,便派管仲途中阻攔小白歸國。順利搶先的管仲朝急馬馳來的小白發箭。「哈!中了!」小白實際並無死。魯莊公雖要糾及位,但魯軍大敗 ,齊軍也斷魯軍的退路同時,以桓公名義發給魯莊公一份文件。「公子糾為我的兄弟,我不忍親手誅殺他,肯請魯代之。召忽和管重視可惡之人,希望將之處死、閹漬其肉,務必送返否不依,圍攻齊國。」被逼到盡頭的莊公殺了糾;召忽畏罪自殺,管仲求回祖國。

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桓公在位第七年﹙前 679﹚春,宋公、陳侯、衛侯及鄭伯,於與桓公會盟,桓公的霸者之席被承認。齊桓公擁有強大的經濟力和軍事力,是春秋時代最初的霸者。當然,他成為霸者, 周王室也下公文蓋官印承認。桓公十分尊敬這位使他在短短七年內,登基號令天下的霸者之位的管仲,並尊稱他為仲父﹙意為吾父管仲﹚

繼承的紛爭:大宰相管仲死後的齊,奸臣橫行,暗地裡展開激烈的權利爭奪,業已在諸侯間傳開。如此的話,則齊國將真的難保霸者之位。翌年﹙前643年﹚十月,齊桓公過世,共在位四十三年。不論在《史記》或《左傳》,接稱桓公為好色之徒。他醫生共有十一個兒子,其中六位愛妾所生的六位公子,當桓公還臥病在床時,早已展開了一場紛爭不己的繼承之爭。

棺中之蛆:桓公愛妾所生的公子如下:

長衛姬—無詭

少衛姬—元﹙惠公﹚

政姬—昭﹙孝公﹚

葛贏—潘﹙昭公﹚

密姬—商人﹙懿公﹚

宋華子—雍

六位公子中,無詭至商人五位,分別依次即了齊侯之位。桓公死後無詭立,僅在位三個月即被殺,孝公乃立。播下混亂種子的人事桓公本人。桓公晚年體弱多病,多位太子鄭虎視眈眈,等到桓公一死, 誰也不理會齊桓公的屍體,只是一味的你爭我鬥。桓公的遺體,實際上並無依照禮儀來埋葬,且因新君尚未選出,便依其放置而腐爛發臭,甚至蛆蟲都跑出到外面了。死在床上的桓公卻無人顧及。齊桓公雖然自己說:「寡人兵車惠三,乘車支會六,一匡天下。席三代受命,何以異於此乎?」

可是這位春秋霸主死後,卻甚為淒慘…………

同時代的人物:鄭莊王—無視周王氏的諸侯

周平王之後為桓公嗣衛,但莊王再桓公四衛三年後才首度朝見。桓王亦賭氣地報了先前穀物被奪掠之仇,未對莊公施以諸侯之禮。憤怒的莊公,於是在西元前715 年,將領地裡的示方和魯境內的許一地交換。示方是為了祭祀泰山,自周取得的;許則是為支付朝見周的費用的土地,乃是公然地無視周王室的存在。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檔案1:周平王東遷洛邑﹙在今河北省洛陽市﹚之後,所控制的地區逐漸縮小,軍事力量亦轉薄弱,已經面臨和一個諸侯國剎不多的地位了。因此,周天子只是在名義上留下「天下共主」,但並沒有號令諸侯的力量。此時,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平強勢各聚一方,由此出現春秋時期的霸主政治。而最早獲得霸主地位的就是—齊桓公。

檔案2:齊桓公名叫姜小白,他是前任國君齊襄公的弟弟。齊桓公任用管仲,推行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改革,首倡『尊王攘夷』,逐漸使地瀕的齊國蓬勃發展,成為泱泱大國。他曾北伐山戎已救燕國,平定狄亂以存刑、衛,解王室之或而定周

襄王之位。特別是西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魯、宋等八國的軍隊,征伐南方的『楚蠻』,在召陵﹙今河南省堰成東北﹚逼迫楚國簽訂聯盟,並加以阻止楚國的向北侵略,於是奠定了霸主的地位。

由於,齊桓公又聯合侯國阻止周惠王費太子的企圖,保障了太子鄭﹙即後來的周襄王﹚的王位繼承權。周襄王即位後,感激齊桓公的恩得,而齊桓公利用此機會在葵丘﹙今河南省考蘭境地﹚大會諸侯,周天子也派人前往,訂定盟約,共同輔佐

王室。史書記載說:齊桓公九次召集諸侯大會,其中以葵丘之會最為盛大。種計 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中,糾合諸侯凡二十六次,由此可見,稱他為諸侯盟主真是當之無愧啊!

小品1:談到齊桓公的霸業,管仲的供獻無人可比,孔子對他提出的<尊王攘夷>稱讚不已:『管仲相桓公,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仲, 吾其被左衽矣!」管仲,字夷吾,別號敬仲,雖然出生貧窮,但因鮑叔牙的推薦,而成為齊國著名的宰相,當大家都稱許他的偉大功績,管仲卻很誠懇地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卻是鮑叔牙;我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鮑叔牙極力推薦,全力支持的結果。」他幫助齊桓公號召天下諸侯,共同抵禦外夷的侵略,保衛中原文化。

小品2:齊桓公雖然自己說:『寡人兵車會三,乘車支會六,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何以異於此乎?』可是這位春秋霸主死後,卻甚為淒慘……。

齊桓公晚年體若多病,這時多位太子正虎視眈眈,等到齊桓公死後,誰也不理會齊桓公的屍體,只是一味的你爭我鬥。而齊國就在刀光劍影中度過,死在床上的齊桓公卻無人顧及。一個月、兩個月過去,等到大太子無詭戰勝了自己的弟弟後,才想到尊貴的父親大人,這時齊桓公的屍體早已腐爛,屍蟲甚至爬出了停屍間……。

齊桓公雖為春秋霸主但死後他的兒子們卻為了皇位的繼承六十七天後才埋葬自己的父親唉!不禁令人感慨世事無常~_~!

春秋五霸大事年表

春秋五霸大事年表

吳越爭霸

吳國:
吳國是中國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境位於今天江蘇省南部無錫一帶。吳國的開始不明,傳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為了將他們的王位讓給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出逃到江南建立吳國。這個傳說的準確性無可考證。到春秋時期為止,吳國是中原邊上的一個不重要的小國,有可能吳國到春秋時剛剛開始使用從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

越國:
越亦稱於越和文郎,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也可能是越南歷史上真正建立的一個王國。國君為雒(也寫作駱)姓,也有一說為姒姓。相傳為遠祖崇纜(雒龍君)的後裔,也有一說為大禹的後裔。建都會稽,轄地大致為現在中國浙江省的紹興附近,而勢力範圍曾經還達到現在中國山東省和越南北部,滅於楚國。公元前334年,楚國攻滅越國,之後其王族後裔分散於現在中國南部與越南北部一帶,各自分而治之。

吳越爭霸: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吳王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吳軍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賄賂吳臣伯嚭並送給吳王珍寶和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拒絕了伍子胥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春秋五霸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三家滅智(前453年)),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歷史

周平王遷都

主條目:平王東遷

公元前770年,因申侯聯合犬戎推翻周幽王,宗周(鎬京)被毀壞,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成周(洛邑)。因洛邑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周室衰微

首先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師,害死女婿周幽王,恢復外孫周平王的太子地位,擁立平王,使平王有弒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互相攻伐,故平王東遷後,周室漸漸衰落。周室只有一小塊小地盤,而失去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另外,由於卿士鄭莊公連打勝仗,勢力越來越大,於是逐漸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周平王看到鄭國太驕橫了,不願把處理朝政的大權都交給鄭莊公,想將一半的權力交給另一個卿士<<虢公>>,鄭莊公知道後很不滿。而且,周平王不敢得罪鄭莊公,就將王子狐作為人質讓他住到鄭國去;而鄭國公子忽也作為人質住到都城雒邑,史稱〝周鄭交質〞,此兩事使周天子的地位大為降低。

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於邊境問題與鄭國爭執,周桓王率軍討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

齊桓公稱霸

前685年,齊國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為相,實施變法,廢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陳兵“蠻夷”楚國邊境,質詢楚國為何不向周王室朝貢,迫使楚國簽訂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齊桓公建立了會盟霸主的制度。

宋楚之爭

齊桓公死後,五公子奪位,齊國內亂不止。據說,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互相戰爭,箭矢射到了齊桓公的屍體上,都沒有人顧及。南方的楚國興起,消滅了其北方的幾個小國之後將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試圖效法齊桓公,以抵抗楚國進攻為名,再次大會諸侯以成為霸主,但宋國實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兩軍交戰於泓水。楚軍渡河時宋大司馬子魚建議宋襄公“半渡擊之”,宋襄公稱趁敵渡河時攻擊是為不仁不義拒絕建議;楚軍渡河後子魚建議趁楚軍列陣混亂之時攻擊,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義為由拒絕。楚軍列陣完畢後發起攻擊,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傷重而死。楚國稱雄一時。

晉文公踐土之盟

在北方的晉國,與周室同宗。晉獻公寵信愛姬,使國政大亂。前636年,晉獻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軍隊護送下繼承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秦晉之好),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然後會盟於踐土,成為中原霸主。

秦穆公稱霸西戎

晉文公死後,秦晉聯盟被瓦解,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秦晉殽之戰(前627年),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併了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國在城濮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與晉會戰於邲(邲之戰),大勝。前594年,楚圍宋,宋告急於晉,晉不能救,宋遂與楚言和,尊楚。這時中原各國除晉、齊、魯之外,盡尊楚莊王為霸主。

晉楚大戰與弭兵會盟

主條目:春秋弭兵會盟

晉楚兩大國之間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國發起,於周簡王七年(前579年)舉行第一次“弭兵”會盟。但是不久之後,會盟破裂。晉楚兩國再度爆發兩次大規模戰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戰、前557年的湛阪之戰),雖皆以晉國獲勝收場,但楚國在中原地區仍與晉國保持勢均力敵的態勢。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年),宋國出面斡旋,再度邀請晉楚和各諸侯國舉行第二次“弭兵”會盟,此後戰爭大大減少。史稱『向戌弭兵』。

吳越雄霸東南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吳王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吳軍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賄賂吳臣伯嚭並送給吳王珍寶和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拒絕了伍子胥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三家分晉

主條目:三家分晉

在晉文公回晉即位的時候,有不少隨從隨他回國,結果這些人漸漸在晉國成為貴族,而晉國的國政亦落入這些貴族的手上。前455年,晉國貴族只餘下智、趙、韓、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趙氏,並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游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並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餘絳、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即為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統計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政治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併。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春秋》和《左傳》中記載的弒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力的急劇變化。「春秋戰國之時,已漸由封建而變為郡縣。」「周初千八百國,至春秋之初,僅存百二十四國。春秋諸國,吞並小弱,大抵以其國地為縣。因滅國而特置縣,因置縣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漸變為郡縣之制。」

經濟

春秋時期,鐵制農具開始普及,春秋時期除使用塊煉鐵外,還掌握了冶煉生鐵的先進技術。鐵器的使用使大規模開墾荒地成為可能,促進了私田的發展,同時也為手工業提供了銳利的工具,牛耕漸趨普遍起來,牛耕技術的發展,只有與鐵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發揮出它的功能。在青銅冶鑄方面發明瞭錯金、錯銀、嵌紅銅等新工藝。侯馬大批鑄造陶範的出土,顯示出這一時期青銅冶鑄業和採礦業的規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已經大量使用貨幣。金屬貨幣的流通,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文化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周天子及其諸侯政治權威的動搖與衰落,學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隨之而出現的學術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間等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又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正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轉型得以實現的歷史條件。

* 老子(約前600年-前470年)
*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 墨子(約前479年-前381年)


藝術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



春秋時代的藝術,主要是青銅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時代的青銅藝術品。1923年,在新鄭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時代的青銅鼎、爵,和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之下工藝已經大大發展。青銅器上的紋飾也很講究。

科技
春秋时代的三足羊首鼎

《墨子》一書記述了類似秤的杠桿原理。這是最早的杠桿原理理論。

鐵器和牛耕在春秋時期得到推廣,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在天文學、物理學、醫學方面,春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

中國傳統農業在春秋時期才開始形成。春秋時期的人們發明瞭以前沒有的鐵犁鏵、鐵鋤、連枷、石磨等新農具。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鑄造也是這一時代的特征,以曾國和楚國、徐國的青銅器為代表。

春秋局勢

春秋局勢



甲,周室衰微

春秋之時,周室衰微,列國兼併,無力息止,依春秋五彊諸侯「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失共主之威,諸侯進犯,故「(楚莊王)問鼎之輕重者有之,(鄭莊公)射王中肩者有之」(《封建論》)。

乙,諸侯兼併

據《荀子》所述,周公旦封國七十有一。至西周末,率土之濱,封國數百。春秋一代,「諸侯彊併弱,齊、楚、秦、晉始大」(《史記·周本紀》),列國兼併,齊併國三十五,楚併國三十六,晉併國二十。戰國之初,僅餘七雄。

丙,宗族篡弒

據《史記》所述,春秋之世,宗族篡弒「三十六起」。諸如周惠王欲併諸侯國,五大夫反對,謀集衛國兵力攻迫王京,惠王奔走;齊桓公崩殂,宗族諸子相殺爭位,原太子奔走異地;宋成公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而代立。

丁,都城興起

春秋之時,列國貿易日頻,都城積萬金而始大。「魯國曲阜,城邑方十公里;齊國臨淄,城邑方二十公里。」(夏鼐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戊,始行郡縣

春秋列國,齊楚秦晉,兼併四方,行郡縣,代封建。「郡」為屯兵之地,「縣」為民居之地。

己,土地私有漸盛

據《孟子》所述,西周行井田,一方農地,井字分之,為諸侯擁有。中央地為「公田」,由八家農戶共耕,收成作賦稅;四周為「私田」,八家農戶自用,收成納作己用。春秋之時,列國兼併,諸侯開放地權,計口授田,農戶私有,按收成多寡納稅。

庚,始行法始

西周之時,以禮樂、宗法治國。及至春秋,王命不行,禮崩樂壞,各地諸侯以法治民,遂有鄭國子產鑄書立法之事。

辛,列國變法日盛

春秋列國兼併,戰禍不息,諸國變法,以圖長治久安,故有齊桓公任管仲明修內政、楚莊王厲行集權之策。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簡表
春秋五霸簡表

春秋五霸,春秋五彊諸侯王。五霸之名,眾說紛紜。《孟子》曰五霸乃「夏昆吾氏、商大彭氏、豕韋氏、周齊桓公、晉文公」;《荀子》云「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闔閭、越勾踐」;《漢書》言「齊桓公、晉文公、吳夫差、宋襄公、秦穆公」;常聞道︰「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列國國都

* 燕︰薊
* 齊︰臨淄
* 魯︰曲阜
* 衛︰帝丘
* 晉︰夏墟
* 秦︰雍
* 宋︰商丘
* 鄭︰新鄭
* 陳︰陳
* 蔡︰蔡
* 楚︰郢
* 吳︰吳
* 越︰會稽

管蔡之亂

武王東伐商紂,殺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把殷朝的遺民封給商紂的兒子祿父。武王因為殷地剛剛平定,還沒有安定下來,就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輔佐祿父治理殷國。然後命令召公把箕子從牢獄裏釋放出來。

周初對東方的控制:

在周初只能名義上佔有東土的客觀形勢下,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盡快實現對其的政治統治,周武王命其長弟叔鮮在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的管實行軍事統治。

管國是周武王弟叔鮮的封國,作為周初的一個諸侯國,雖存在時間很短,但地位非常重要。管叔是兼王官與地方諸侯雙重身份,受周王之命握有控制東方大權,相當於方伯的重要諸侯。方伯出現在西周初期,是商朝方伯制度的繼續。管叔作為“三監”之首,實際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諸侯。

《逸周書•大匡解》第三十七:“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監,東隅之侯鹹受賜於王。王乃旅之,以上東隅。用大匡,順九則,八宅、六位。”

有二點要注意:其一,管、蔡不是自願留在管地監殷,而是受武王命居管的。其二,自從有了管叔監殷,東隅之侯,即東方的諸侯才“鹹受賜於王”。命管叔監殷是周武王控制殷地及東方的重要措施。

監有統治的意義,周人滅殷後並沒有改變殷人的社會組織結構,通過管、蔡二叔的監殷,實現了對殷地的統治。管、蔡均有自己的封國,靠近殷地,故而被授予監的權力。可見管、蔡,特別是管叔高於其他諸侯,整個東方的諸侯歸他們制約。正因如此,東方諸侯就歸順於中央的統治之下。

起因:

周王朝通過叔鮮在管來控制整個東方,賦予其相當大的權力,使之成為控制東方的方伯。一方面有利於對殷及整個東方地區的控制,有利於中央權力對東土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也使管和武庚的聯系密切,這為後來管、蔡因不滿周公攝政,獨攬朝綱,為與周公爭奪中央權力而與武庚勾結,發動武裝叛亂埋下了伏筆。

因為管、蔡在受封後已經成為地方諸侯,屬於地方勢力,管、蔡與武庚的叛亂實質上反映了周初中央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武王死後,“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同絆)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

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起因是周公自行攝行政當國,引起地方勢力的極度不滿,管、蔡已經成為整個東方地區地方勢力的代表,“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管、蔡、武庚等為果而率淮夷反。”這充分證明管、蔡對殷武庚及東方諸侯有控制能力。周公奉成王命出兵討伐,他此時完全是作為中央對抗反抗的地方勢力的代表,以王命討之。

西周滅亡

西元前八四一年,周厲王在彘的地方死了。他的兒子在周公和召公擁護下,即位為王,這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前,住在召公家裡。原 來,當厲王被老百姓趕走的時,還是太子的宣王躲到召公家中。老百姓知道了,就包圍召公的家,要殺掉他。召公說:『從前我屢次勸告王上,王上都不聽,所以會 造成這次災禍。現在如果人民殺了太子,王上會認為我是因為怨恨,籍機會報仇。做一個君子的,怎麼可以如此呢?』於是,召公以自己的兒子代替太子,讓老百姓 殺死,使太子免於一死。

  周宣王和他的父親相比較,那是好得太多了。他在周公、召公的幫助下,修明政事,效法文王、武王的仁慈作風,使王朝又有了中興的氣象。

   不過,宣王到了晚年,十分糊塗,也曾做過一些敗德的事。其中以誤殺杜伯,讓大臣和人民最為怨恨。原來杜伯是宣王底下的大臣,年輕英俊。宣王的寵妃女鷲很 喜歡他,可是杜伯一點也不理她。女鷲就在宣王前說杜伯的壞話,宣王也不調查清楚,就把他殺了。當時的人都認為杜伯死得很冤枉,對宣王也就不再那麼好了。

  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幽王做了天子,把國事搞得一塌糊塗。他為了博取寵妃一笑,甚至一再玩弄逢火欺騙諸侯帶兵來救難。結果,當大戎真正入侵京城時,幽王點燃烽火,可是再也沒有人相信那是真的。幽王及他的寵妃都被犬戎殺死,西周從此就滅亡了。

西周末年 宣王中興

康王去世之後,兒子昭王瑕繼位,這時王道已經衰落了。一次,昭王到南方巡視,再沒有回來。相傳是因為當地人憎惡他,讓他乘座一隻用膠粘合的船,結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時候,因為社會忌諱這種事 ,所以沒有向諸侯報喪。立了昭王的兒子滿,這就是穆王。

穆王繼位時,已經五十歲了。這時國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損害,為了恢復周王朝的威望,穆王新設太僕一職,作為太御眾僕之長,加強王朝的中樞管理。施善政於天下。諸侯有不親睦的,甫侯向穆王報告,並制定了刑法,減輕用刑。命令伯冏(jiong3,炯)反覆告誡太僕,要管好國家的政事,寫下了《冏命》。這樣,天下才安定下來。

穆王西征犬戎,南攝夷人,對邊遠民族的侵擾作了積極的防禦,制止了掠奪。穆王又平定了東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諸部的反叛,南討楚國,大會諸侯於塗山。

穆王繼位五十五年後去世。其在位期間,西周依然處於強勢地位。他死後,西周再沒出現這種盛況。周王室逐漸衰落了。此後又經歷了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執政。夷王逝世後,兒子厲王胡繼位。

厲王貪財好利,很賞識榮夷公。大夫芮良夫規諫厲王說:「財利,是從各種事物中產生出來的,是天地自然擁有的,誰想獨佔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間的萬物誰都應得到一份,哪能讓一個人獨佔呢?普通人獨佔財利,尚且被人稱為是強盜;您如果也這樣做,那歸服您的人就少啦。如果重用榮公,周朝肯定要敗亡了。」厲王不聽勸諫,任用榮公做了卿士,掌管國事。

厲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858到853年,西周的西北連續六年大旱。加上厲王的腐朽殘暴,造成無辜百姓餓殍piao3遍野。

旱災結束後,人民需要休養生息。厲王卻變本加利的剝削和壓搾人民。他在災後進一步實行「專利」。把原來公有的山林川澤霸佔為已有,不許人民砍柴打獵。厲王的所為引起了眾怒。人們認為這種做法背離了周室「王人」的傳統。遭受了數年旱災之苦之後,又斷絕了魚獵薪樵之源,到了「民不堪命」的地步。對於厲王的暴虐無道,放縱驕橫,國人紛紛公開議論他的過失。

為控制社會的言論,厲王從衛國請來巫師,借助巫術去偵察人們的竊竊私議。發現後就來報告,立即殺掉議論的人。這樣一來,人們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見面,以目示意。鎬京城內,一片恐怖氣氛, 諸侯也不來朝拜了。厲王三十四年,厲王更加嚴苛,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

大臣召公見厲王倒行逆施,便勸他說:「堵住人們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厲害。水蓄積多了,一旦決口,破壞力就更大。」但是厲王根本不聽勸阻,繼續一意孤行。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折磨下,厲王三十七年(前842年),在小領主共伯和的領導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不可一世的暴君厲王,被國人暴動嚇破了膽,逃奔到彘(zhi,智,今山西霍縣),結束了其殘暴的統治。厲王在外住了十四年而死。這次暴動不僅趕走了周厲王,而且動搖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基礎。

起義爆發時,厲王的太子靜被藏在召(zhao1)公家裡。人們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召公說:「我多次勸諫君王,君王不聽,以至於遭到這樣的災難。如果現在太子被人殺了,君王會以為我在記仇怨恨君王吧?侍奉國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險也不該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該發怒,更何況待奉天子呢?」於是把自己的兒子代替了太子死,使太子免遭殺害。

此後,召公和周定公整頓朝政,歷史上稱為「周召共和」。使已衰落的周朝得以復興。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 年,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共和十四年(前828),厲王死,太子靜已在召公家長大成人,召公、周公二輔相一同扶立他為周王,這就是宣王。宣王登位之後,由二相繼續輔佐,修明政事,師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遺風。史稱「宣王中興」。

宣王在召公和周定公的輔佐下,使已衰落的周朝得以復興。宣王為了解除來自黃土高原上群翟部落的威脅,派兵深入到太原討伐,取得了較大的勝利。公元前789年,宣王又在千畝打了一仗,其軍隊被姜戎大敗,西周王朝開始走向衰落。西周對隔著黃河的地方,已經逐漸無法控制了。

由於偏信一首童謠,宣王不聽忠諫,殺害了無辜的上大夫杜伯。杜伯臨死時說:「死若有知,三年必使君知之。」

三年後,宣王大會諸侯於郊野遊獵。臨近中午,宣王打完獵回朝途中,突然見杜伯出現在道路左邊,乘坐著白馬,身著紅衣,戴著紅帽,手執紅色弓箭,對準宣王發射,箭正射中宣王心臟。宣王一聲慘叫,跌在馬下,脊骨折斷而死。

周宣王末年(約803年),西周又發生了大旱災。這場旱災,持續時間更為長久。沒有糧食,連人畜飲水都發生了因難。旱災帶來的是一派庶民逃亡,邑里空虛,村落蕭條,田園荒蕪的衰落景象。

面對持續嚴重的旱災,周宣王繼用了先朝的祈禳。但是,宣王沒有商湯的德行,無論他祭祝,還是「整身修行」,都無濟於事。這場旱災,一直持續到幽王上台繼位時。這時,持續的旱災已使西周處於危難之際。

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宮涅繼位,即幽王。幽王二年,西周都城以及涇水、渭水、洛水三條河附近的地區都發生了地震。西周還出現了冬暖夏寒的異常氣候及異常的自然現象。冬暖則害蟲多,夏寒則傷莊稼。三條河流枯竭,岐山崩塌。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西周離滅亡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周公輔政 成康之治

周朝實行典型的封建制度,也就是分封建國制,把全國的土地分給各諸侯王, 用這種方式自上而下治理國家。

周武王登位後,姬旦成為武王的助手。這時候,姬旦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當,都是武王 左右最得力的大臣。

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是西伯侯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公姬旦從小就孝敬父母,誠實忠厚,而且多才多藝,聰明伶俐,深得文王的喜愛。姬昌在世的時候,姬旦和他的哥哥武王姬發常在他的左右,幫助處理政務。

武王日夜操勞,得了重病。周公齋戒沐浴,禱告上天,為武王消災除邪,並表示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去代替武王,武王的病這才漸漸好了。

武 王說:「為了確保周朝的國運不變,我要日夜 勤勉努力,確保我國的安定,我要辦好各種事情,直到功德在四方放光。我仔細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區,覺得這裡離天帝的居室不遠,是建都的好地方。」於是在洛 邑進行測量,修建周都。武王還命令全國修養生息,把馬放養在華山南面,把牛放養在桃林區域;讓軍隊把武器放下,進行整頓然後解散:以此向天下表示不再用 兵。

武王時期,周朝頗有新興之氣。武王臨終前願意把王位傳給有德有才的姬旦,並且說這事不須占卜,可以當面決定。姬旦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去世後,年幼的太子誦繼承了王位,這就是成王。

成 王當時還是個十多歲的小孩子。面對國家初立,形勢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能及時處理問題的人來應付複雜的局面,這個責任便落到姬旦肩上,他理所當 然承擔了攝政一職。然而受封在東方的管叔和蔡叔,對姬旦攝政很不滿意,心懷妒忌。按照兄弟間排行,管叔排三,姬旦行四,不論是繼位,還是攝政,管叔都比姬 旦有優先權。所以管叔不服。蔡叔雖然行五,但他支持管叔。於是他們散佈謠言,說姬旦「想謀害成王,篡奪他的王位。」

滅商後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動武庚一同起來反對姬旦,企圖奪權。幾十個原來同殷商關係良好的大小方國響應。這對剛建國不久的周朝來說,是個異常沉重的打擊。如果不平息叛亂,周朝先世經營了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功業就會毀於一旦。此時的周王室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姬旦臨危不亂。他首先說服姜太公和召公,以求得內部眾人的支持。之後周公於第二年東征討伐管、蔡和武庚的叛亂。這場十分艱苦的戰爭持續了三年。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

蔡叔的兒子胡品德高尚,為人善良,和他的父親不一樣。蔡叔死後,周公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姬旦又把他封到新蔡。討伐平定管、蔡之後,周公繼續向東進發,消滅了參與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周公東征的勝利,將周朝的統治地區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

如何統治被征服的地區,是戰爭勝利之後的大問題。武庚和奄國、淮夷的叛亂,證明重要地區不能再用舊的氏族首領。於是,周公就將這些地區分封給周王室中最可信賴的成員。

周公將長子伯禽,封到魯(今山東省曲阜市)地區,建立了魯國。這次姜太公平定叛亂有功,封地非常大,「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建立了齊國。周公的同姓召公被封在燕。召公長子在平叛之後才就封,建都於薊ji4(今北京一帶)。

燕 是周王朝東北方的屏障。成王的弟弟唐叔封在從前夏朝的所在地(今山西省太原市南),建立了晉國;紂王的哥哥微子反對紂王,也反對武庚叛亂,因此也受了分 封,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了宋國。姬旦還分封了大大小小的同姓國和異姓國。姬旦把周朝的同姓兄弟、功臣、貴族安插在全國各個重要地方,這樣,周王 室就處在安全的屏障之中。各諸侯國又在國內把一部分土地分賜給大夫,稱為采邑。

周公設立了龐大的國家機構。中央有太師、太保,輔助周王統治天下。並確認嫡長子的繼承權,不僅可以繼承財產,而且可以繼承政治地位。

周朝實行同姓不婚制度,異姓之間結婚不受限制,這樣,周天子和異姓諸侯之間,就可以依靠通婚建立起血緣聯繫。所以,周天子稱同姓諸侯為叔伯,稱異姓諸侯為甥舅。從而擴大了統治基礎。經過十年努力,成王當政時,政令可以下達到各封國的官吏。周朝的統治鞏固了。

當東都洛邑建成時,周公的禮樂也製成了。這時成王已經長大,姬旦把政權交給成王,自己退居輔佐地位。周成王遷都洛邑後,姬旦召集天下諸侯舉行盛大慶典。在新都正式冊封天下諸侯,並且宣佈各項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說的「制禮作樂」。

周成王執政後,周公擔心成王年少,貪圖安逸,便寫了一篇《無逸》,他諄諄告誡成王,教導他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國君,要禮賢下士,治理好國家。

周公為了周王朝的事業,殫精竭慮。到了晚年,他回到自己了的封地。臨終前囑咐說:「我死後,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不離開成王。

周公死後,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禮節,把姬旦葬在畢原(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那裡有文王陵和武王陵。把姬旦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表示姬旦的功勞大,完成了文王和武王未竟的事業。

成王執政後,能按照周公規定下來的典章制度治理國家,重視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並在中原和沿海地區進行貿易活動,使商業走向了發達。成王執政37年,繼位的康王執政26年,出現了「成康之治」的繁榮景象。

成 王臨終時,擔心太子釗(zhao,招)勝任不了國事,就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位。成王去世之後,召公、畢公率領諸侯,帶著太子釗去拜謁先王的 宗廟,用文王、武王開創周朝王業的艱難反覆告誡太子,要他一定力行節儉,戒除貪慾,專心辦理國政,並寫下了《顧命》,要求大臣們輔佐關照太子釗。太子釗登 位為康王。

康王繼位,通告天下諸侯,向他們宣告文王、武王的功績,反覆加以說明,寫 下了《康詔》。成康年間,天下安寧,一切刑罰都放置在一邊,四十年不曾使用。康王命令畢公寫作策書,讓民眾分別按村落居住,劃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為周都 的屏衛,為此寫下《畢命》,記錄了畢公受命這件事。

此時天下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手工業、農業、商業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西周此時處於盛世之時,可以說是西周的黃金時代。

貞觀之治與成康之治之史評

無容置疑,唐太宗憑個人實力,勵精圖治,懷抱著清晰的治國理想──民本思想,才能造就貞觀盛世。因此,《新唐書太宗紀》對太宗極力稱許,謂:「貞觀之治媲美成康,自古功德兼備,由漢以來,未之有也。」現對《新唐書》這一說法細加評論。

維繫周室安定繁榮的宗法制度、井田制度和封建制度 出於周公之手,對周室隆盛,居功至偉,遂使周室出現「成康之治」。成王在位二十七年,最初七年是由周公攝政。期間,周公推行第二次封建,使周室勢力向東伸 展,加強了各地方之控制,國勢更見穩固;之後,他又制訂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和禮樂制度,有效地把各地諸侯聯繫起來,共尊周室,鞏固周天子地位。可見周公一套 治國藍圖已為成王正式執政作好準備。因此,當成王羽翼漸豐,周公還政成王時,成王自然遵循周公早年的各項規畫,節儉愛民,國家大治。成王崩,康王繼位,繼 續推行成王政策。成、康兩代,是西周極盛時期,傳說那時候(康王)四十年不需用刑,史稱「成康之治」。現今西方一些文明的國家,諸如荷蘭、丹麥,業已廢除死刑,但還沒有做到完全不用任何刑罰。

無獨有偶,貞觀之治亦是繼承了前朝良好制度,得以 致治。例如:唐三省制沿襲隋室,加以改良擴充後,成一美制。又,唐之地方制度,沿襲隋郡縣二級制;兵制則沿於北周之府兵,至於田賦制度也與隋大同小異,行 租庸調制,人民恆產豐足,生活安穩。此外,唐代選拔人才之法,亦沿隋之貢舉制而加以擴充的。故唐一代,人材輩出,自屬當然。再者,唐亦繼承了隋代各項大型 建設,運河便是一顯例。故此,「貞觀之治」可說是「開皇之治」的一個延續。

總言之,「成康之治」與「貞觀之治」,均是繼承了前代優良美制,並能同樣地將這些制度加以發展至高峰,可見兩個治世在歷史上的地位不相伯仲。

當探討太宗是否一位自古功德兼 隆之 君,我們必須先要了解功德之意。「功」者,指君主文治武功的各項卓絕成就;「德」者,指君主之高尚道德。

太宗是否一位文治武功顯赫的君主,觀其「貞觀之 治」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各項卓絕成就,這一點是無容置疑的,可說是漢以來難得一見的盛世也。然而,論者或言文帝「開皇之治」是讀史者絕 對不能忽視之。誠然,「開皇盛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復歸統一的重要時刻,亦是亂世之後第一個治世,其歷史意義相當大。然而,只要我們投入史書大海之中,從 各方面分析,隋較唐有很多不足之處,而唐太宗卻又能把這些不足之處填補上來。

首先,唐太宗有高遠的政治理想,以民為本,為民制 產,四夷賓服,藏富於民,這套治國理想,均可從唐之均田制、租庸調制度中可見一斑,蓋此兩套制度是相互依賴,使到人民有田可耕,生活得以富庶,而國家收入 自然穩定,更充份表現了太宗輕徭薄賦的精神。此外,唐之貢舉制可以根本消融社會階級存在,又可促進社會文化之向上,更可培植全國各地人民對政治之興趣而提 高其愛國心。又,在三省六部制下,三權分立,各不相干,又互相牽制;再加上政事堂之設,國家行政更有效率。

另外,太宗又能虛懷納諫,秉直不柯,摒除私人情感 好惡選拔人才,故人材輩出,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朝臣中最能直諫者當然首推魏徵、馬周、王珪、褚遂良等諫官;加上,唐太宗注意吏治,曾命房玄 齡併冗員,中央政府文武官員只餘下六百四十三員,命五品以上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政事得失,又命長孫無忌更定唐律,改絞刑 五十條為流徙,凡此種種,均可看出太宗勤政愛民。

隋文帝是唐太宗的一個對照,文帝無高尚的政治理 想,往往以本身為中心,又藏富於國,不肯開倉賑災,又心胸狹窄,不及大體,猜忌心重,對臣下施以重刑,酷刑層出不窮,臣民動輒得咎;加之,他易儲失當,忽 視民生,已伏下隋亡危機。雖有「開皇之治」,然易儲失當之舉,煬帝已將開皇收入,盡數洗清。這些,都足以使唐太宗的文治武功的歷史地位,凌駕於漢武帝、隋 文帝之上,確實自漢以來,未之有也。《劍橋中國隋唐史》:「雖然他在高 麗的失敗投下了陰影,但在一定程度上全國出現了自漢朝全盛時期以來所沒有的興旺景象,一個充滿自信的、安定的和繁榮的局面。......對後世的中國文人 來,說太宗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而史家林天蔚亦對太宗一個肯定的評價:「中期以後,玄宗則委政於李林甫,而太宗朝卻未有姦佞之臣當 國,加上太宗之後,高宗尚能守成大臣中多老成謀國之輩......但文帝後之煬帝,是亡 國之 君。玄宗天寶以後,安史之亂啟其端,......其不致於亡國已屬萬幸。因此,貞觀之治,其成就遠在開皇、開元之上。」《隋唐史新論》

另一方面,太宗注重文化推廣,置「弘文館」、「文 學館」,開設學校,又推行史學、經學,一時文教大盛,詩人輩出,唐詩出現,令中國詩壇鼎盛。太宗在社會方面亦大施偉績,命高士廉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 冑,以科舉代替門弟,消融社會上階級矛盾。在軍事方面,唐之府兵制為國防起著積極作用,國威遠播,四夷自服,太宗更尊為天可汗,成為亞洲盟主,可說是歷朝 之未有也。貞觀之治的出現,在在證明了唐太宗文治武功之盛。

儘管自漢以來,在歷史上著名的君主也不只唐太宗一人,但始終未能超越貞觀盛世。例如: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是西漢全盛時期,文治武功相當顯赫。武帝雄才大略,甚有治國之雄圖大志。在政治方面,武帝建立一尊君的士人政府,又行削藩政策,置「內朝」,藉以加強央集權統治。

在經濟方面,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統一貨幣,平準均輸,徵收商稅,國庫益盛,出現「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之局面。

在軍事方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成功三伐匈奴(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路博德、楊僕降服南越,設九郡;楊僕、荀彘東平朝鮮,設四郡;又派張騫西通西域,斷匈奴右臂。

在文教方面,武帝接納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獨尊 儒術,經學發達至亟,又接納公孫弘之議,置五經博士、博士弟子員;另推行的察舉制,在地方薦舉孝子廉吏,使士人重視氣節,敦品德行之餘,又能為中央揀選人 才;武帝時期,樂府詩大盛,五言詩盛行,設立了「樂府」機構,至於史學方面,武帝時期,出現了一本經世鉅著──司馬遷《史記》。

凡此種種,在在看出武帝文治武功,卓絕顯赫。然 而,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消耗國力之餘,亦造成了「海內虛耗,人口減半」,人民遭受嚴重損害。由此可見,皆表現出漢武帝未能像太宗做到「以民為本」「輕 徭薄賦」,為一己私欲,任意莽為,使人民生活困苦。雖然武帝使漢室走向盛世,但同時亦使漢室統治由盛轉衰的開始。因此,武帝以後沒有如緊接唐「貞觀之治」 的「永徽之治」、「開元之治」的盛世出現。此情此境此情此景情境

唐太宗文治武功,成績斐然,已有無數史實可證。但他又是否功德「兼隆」,漢以來未之有也。此言值得細加思索。我們不妨在「玄武門之變」中尋根究柢。

眾所周知,太宗成功繼位,是在一場骨肉相殘後換來 的結果,手段卑鄙兇殘,真的很難想像一個如此賦有人本主義的君主,竟幹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來。 國 君之位靠這種手段得來,實在是不光采的,世民何「德」之有?明朝萬曆皇帝更對太宗作出這樣的一個負面評價:「唐太宗脇父弒兄,家法不正,豈為令主?」更把 《貞觀政要》加以否定。為何這樣一個昏君也如此變得滿口大義之言?當建成、元吉葬禮之日,世民還假惺惺表現得痛心疾首,淚流滿面(「太宗於宜秋門,哭之甚哀」),「政治家那種虛偽,與險惡盡顯眼前」(樊樹志《國史概要》)

又,中國傳統繼位之法,是以正統繼位,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世民策動「玄武門之變」,設伏弒兄殺弟,建成、元吉各有五子,也一一處死(只是小孩子而已)。 他除了破壞傳統正統皇位繼承法以外,得位後,更冷待高祖,令其鬱鬱而終,也是倫理所難容也。「玄武門之變」雖然造就了貞觀之治,卻也給後世留下惡劣的影 響,此不啻昭告後世子孫,太子之位是可爭奪得來的,自此之後,唐室骨肉相殘之爭幾乎無代無之,太子地位的不穩定造成皇位繼承權的激烈爭奪,也影響到朝臣的 結黨及宦官的分派,為患子孫甚烈。其次,他又好色,竟把親弟的妻子納為己有;太宗又不能持之而恆,晚年變得剛愎獨斷,不肯納諫,以致三征高麗失敗,此乃太 宗在武功上的一大打擊。因此,當我們評價太宗豐功偉績同時,亦不能忽視他「不德」的一面。「功德兼隆」實有過譽之嫌。

無可否認,「貞觀之治」是太宗憑其個人才幹才能締 造出來的,其成就絕對可以媲美「成康之治」。可惜,每位皇帝又豈能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圓,太宗未能在德行方面得到後世稱許,未能擔得起「功德兼隆」這個 美譽,這實在是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中的一個遺憾矣!【唯一可以說的,如果從老百姓之利益去觀察和決定太宗功德,他已盡了君主責任,已對國民有「公德」,我們 又何需計較其「私德」而否定他在貞觀之世的各項豐功偉績?】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

周武王死後,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叔父姬旦輔政。管叔姬鮮、蔡叔姬度等不服,聯合子帝辛之子子武庚起兵叛變,是為「三監之亂」。姬旦率軍向東討伐之, 歷時三年,終於平定,將子武庚、姬鮮等處死,流放姬度。姬旦有感周之勢力集中在西,無力東顧,遂進行弟二次封建,將大國安置於東方,並營建東都雒邑。姬旦 繼續輔政七年,將政權還歸周成王,回到封國魯國。周成王留心政事,其子周康王姬釗即位後,天下安寧,刑罰不用達四十餘年,由於周公辛勤輔政,為西周打下鞏 固的基礎,故成王和他的兒子康王皆能繼承祖業。成、康在位四十年間,天下安寧,刑法不用,史稱「成康之治」。

制禮作樂

制禮作樂---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因封於周人故地周原,故稱為周公。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他於父兄一起發動了滅商的正義戰爭,推翻了殷王紂的殘暴統治,建立了新王朝──周。
  
滅 商二年之後,武王死去。當時,新王朝草創未就,百業待興,困難重重。為了保衛滅商戰爭的勝利成果,使新政權走上發展的道路,周公毅然踐祚,暫時替年幼的成 王管理國家大事。可是反對派卻利用這件事情惡意中傷周公,說周公懷有政治野心,想取成王之位而代之。不僅如此,管叔、蔡叔等少數王室貴族分子還勾結紂王的 兒子武庚在殷商故地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叛亂,企圖奪取國家的最高權力。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周公一面對沒有參加叛亂的周人開誠布公地說明自己的代行國政的 意圖,以取得他們的諒解和支持。一方面運籌帷幄,派兵東征,經過3年的苦戰,終於平定了管蔡之亂。
  
周公在東征勝利之後,立即著手制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政策,來恢復戰爭的創傷,鞏固國家新政權。他的具體措施是:

1、 大分封:武王滅商後,周人的統治範圍比以前擴大了許多倍,如何在這樣遼闊的被征服地區建立起周人的鞏固統治呢?在生產力低下,交通閉塞的西周初期,確實是 十分艱巨的任務。周公汲取了管蔡之亂的教訓,決定實行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大分封之後,殷人的復辟勢力被徹底瓦解,周政權的政令從此通過新 分封的諸侯貫徹到全國各地。這樣就有效地控制住全國的局勢,並且也促進了各個地區經濟文化上的聯繫。

2、營成周:滅商之前,周人的政治 中心在渭水流域的豐、鎬地區,史稱“宗周”。武王克商後,覺得宗周遠離東方,不利於東方的統治,因此曾設想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立一個軍事重鎮,來加強被征 服地區的統治,但是武王生前未能實現這個宿願。周公在東征勝利後,立刻著手在洛邑營建周新城的工程。營成周的工程分為兩上部分,一名成周,一名王城,是互 相毗鄰的兩座姊妹城。工程竣工後,周公借此機會,大會四方諸侯,以便檢閱一下中央政權的實力。這次空前的政治盛會說明瞭周政權已經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它與 夏、商二代相比較,中央與地方諸侯間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周天子的地位已由以前的諸侯之長變成了諸侯之君,這種君臣關係的確定。

3、 制禮作樂:周公深知,要取得一個政權須要“武功”的,可鞏固一個政治卻須要“文治”,僅僅依靠暴力和強權是無法維持統治的。為了周王朝的長治久安,周公開 始了一項最重要的政權建設工作──制禮作樂。所謂制禮作樂,就是通過“禮樂”的形式把階級社會中各等級的權利和義務制度化,固定化,使社會秩序處於相對穩 定狀態中。周公制禮作樂所涉及的內容是很廣泛的,也是複雜的,它包括當時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如:嫡長子繼承製,井田制,刑制,樂制等。周公所制定的禮樂制 度對於穩定周代的社會秩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周公攝政第七年,周政權鞏固了,成王也成年了。為了實現自己制定的嫡長子繼承製他以身作則,把政權交給了成王。

孔子是極為推崇周公的,周公的事蹟是後世儒家宣揚的典範,甚至有人說儒學精華實際上是周公作“孔子述”。這足以說明周公是臬影響了後世之中國了吧?!

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周公

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周公

  「××,大白天,你怎麼又去夢周公呢?」

  「夢周公」,現今一般人都用來詮釋打瞌睡,其實這句話是出自《論語》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屢次談及周公,實在是想得位行道,實行周公之禮,這句話是孔子的慨歎,歎的是現在時代亂成這樣子,我老了,實在無法再挑負這個重擔。到底周公有什麼令孔子這樣讚歎呢?孔子終生倡導周公的禮樂制度,並把周公的人格作為最高的典範,把周初的仁政視為最高政治理想,是儒家所尊崇為政者的典範。

禮賢下士

  周公,姓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從小就孝順、仁愛、忠厚、誠實、多才多藝、聰明伶俐,深受文王的喜愛,他與武王兄弟二人幫助父親文王打下了強盛堅實的基礎。後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但並未前去封地,一直留在京城輔佐武王,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滅商後,對於如何處置殷商奴隸和上層貴族,徵求大臣的意見,當時,大臣的意見不一,有的認為:「統統殺掉,不留後患。」有的認為有罪的殺,沒罪的留下,只有周公建議:「讓殷人在他們原地安居,耕種原來的土地,爭取殷人當中有影響、有仁德的人。」他這種給降者生路,就地安置商殷遺民的建言深得武王贊許。

  武王建立周朝兩年後駕崩,周公受命輔佐年僅十三歲的成王,他負起裁決國家大事的實際責任,周公勤於政事,求賢若渴,即使在吃飯或沐浴時,只要有人求見,他馬上放下私事,先辦公事,所謂:「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也就是說,周公唯恐失去賢人,吃一頓飯時,數次吐出口中食物,洗一次頭時,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去接待賢士,這正是他認真工作的最佳寫照。在他兒子伯禽赴封地魯國治國時,他叮嚀兒子也要以這種精神禮賢下士,好好治國。

穩固周立國基礎

  後世有詩云:「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這首詩是說周公在輔佐成王之時,確曾困處流言四起的包圍中,遭受內外夾攻。原來武王去世,遺命由四弟周公輔政,當時成王還小,一切軍國大事均取決於周公,管叔非常不服氣,於是聯合蔡叔、霍叔,製造謠言,說周公擅權,將不利於成王,謠言四起,鬧得鎬京沸沸揚揚,就連同一起輔政的召公奭也懷疑起來,而年幼不知情的成王也有點信不過這位輔政的叔叔。管叔他們除了製造謠言,更聯合武庚叛變,而東方殷國的舊勢力也群起響應,周朝的形勢十分危急。

  周公眼見自己的同胞手足,竟和已被鎮壓下去的敵人,勾結組成聯盟,向新政權進攻,這是何等的痛心疾首,於是他首先坦誠向召公奭作一次披肝瀝膽的溝通,告訴他,自己沒有野心,要他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被周公的誠懇所感動,兩人消弭誤會,重新合作,周公在安定內部後,經過一番慎重評估及大臣們的共識,決定親自東征,經過三年苦戰,終於平定這場亂事,殷的餘勢也徹底摧毀,周的立國基礎真正得以穩固。

制禮作樂

  曹丕典論論文:「文王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這句話是說,周公在穩定政局後並沒有忘記要建立良好的制度,以求長期承平久安,追求更高的政治理想,而制禮作樂就是他主要貢獻之一。

  禮,廣義而言,包括一切的典章制度;狹義的僅指禮俗而言。此中極富人文精神,綜括一切政治關係與社會生活,包含了典章制度和各種典禮儀式。由於文獻的散失,目前只有在《儀禮》和《禮記》二書中,保留部分資料。大體而言,禮分為吉、凶、軍、賓、嘉五禮,每一種禮都有一定儀節和用具,並輔以樂舞。這套制度規定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間的倫常禮制。確定名實相符的政治倫理,也建立安分守己的人事紀律,使上下有序,尊卑有別;人人各就本位,各盡己分,使華夏民族益趨融合,國家意識日益凝聚。真正成為立國之根、政教之大法。這就是孔子為什麼尊崇他,而想得位行道的原因。

  周公毫不眷戀權位,攝政七年,還政於成王,卸下千斤的擔子,不避毀譽,在風雨飄搖中,支撐危局,這種堅忍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而周朝八百年的基業,也就在周公的努力下奠定。他從父親文王創業起,就成為智囊的中心人物,兄長武王革命時,更是得力助手,到了姪兒成王時,更把整個治國大任肩負起來,一生可謂鞠躬盡瘁,而心胸格局之大、理想之高遠、見解之寬廣,更是後世為政者的典範。

周朝歷史

朝代

西周

東周

開國主

武王發

平王宜臼

亡國主

幽王

赧王

建都

雒邑

今地

陜西長安縣西南

洛陽

國祚

341

515

年代

-1111~-771

-770~-256

中興治世

成康之治、宣王中興

名相

內亂

權臣之亂

鄭莊公:周鄭交質、繻葛之戰、三家分晉、田和篡齊

宦禍

女禍

褒姒

宗世之亂

管蔡之亂

諸侯僭號稱王

民變流寇

外患與征伐

東夷、西戎、荊蠻、嚴狁

山戎、北狄、楚

周公姬旦


周 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為周公。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復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於王位世襲制中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內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三監」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髮吐哺」典故。周公無唯不至地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對河神祈禱說﹕「今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已經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於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在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為周公忠心為國的品質感動得留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周公輔佐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後,仍忠心耿耿,為周王朝的發展嘔心瀝血,直至逝世,終天下大治。。周公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離開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懷謙讓,把他葬在畢邑,在文王墓的旁邊。以是對周公的無比尊重。

周公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孔子的儒家學派,把他的人格典範作為最高典範,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終生倡導的是周公的禮樂制度。

武王滅商紂的原因

大約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繼位,他的名字叫帝辛,史稱商紂王。
據《史記》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可見紂王不但不是昏庸無能之人,反而天賦聰穎、遠見卓識、能言善辨、勇武異常。


伐東夷的功勞與得失
商朝的東南一帶是淮水流域,有夷人,稱為「東夷」或「淮夷」。人方是淮水流域的一個強大方國,不服商朝的統治,成為商的勁敵。《中國通史》記載「人方即後來的東夷或淮夷」,《史記》記錄的方位更具體「淮浦之夷,徐州之戎」。


一次紂王舉行諸侯國大會,宣布各國按期應上貢的稅賦和方物,不料東夷的首領拒絕貢賦,沒等散會就逃了回去,這就是古書上說的「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紂王惱怒,決定征伐包括人方在內的東夷諸國。近代出土的卜辭、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中有不少「征人方」「王來征人方」的字句,證明了毛澤東說的「紂王去打徐夷(那是個大國,就是現在的徐州附近)」是史實。


卜辭記載商朝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一次出兵人數可達幾千至一萬多人。商朝人在作戰時有步兵,也有戰車。戰車用兩匹馬或四匹馬曳引,車上有幾名用青銅兵器武裝起來的士兵,軍隊出動時分成左、中、右三翼。當時還有東邊各國共同出兵支持王室作戰,所以伐東夷的戰爭規模巨大。


商軍中有一支「象隊」最令夷人恐懼。這些象生長在中原地區,被捉住後飼養馴服,成為運輸和進攻敵人的武器,古書中說「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東夷各部落經過戰鬥之後投降,紂王為了防止東夷再叛亂,將商軍留在東夷地區駐守,然後帶著俘虜班師回朝。從此以後東夷與商不斷朝聘往來,商文化源源不絕地傳播到東夷,而東夷的一些農作物的種植技術和一些手工業的生產技術也傳入中原地區,經濟與文化得到了廣泛的交流,所以毛澤東說紂王「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卜辭記載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時間,是一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安陽殷墟出土了一塊刻有「人方伯」字樣的人頭骨,顯然是商軍殺死了人方的君長並帶回其頭骨作為戰利品。雖然商最終戰勝了人方,但商的國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正如《左傳》所說「紂克東夷而損其身」,有得必有失。



相機而動的周

周武王一心想推翻商朝,可是基於商朝龐大的軍隊和人民對紂王的擁護而不敢輕舉妄動。恰好此時商朝內部一個「內奸」出賣了紂王,並且商朝大軍遠在東夷作戰,周武王終於抓住了這一僅有的戰機。



戰俘倒戈

紂王33年,周武王與紂王在牧野展開大決戰。由於商軍的主力部隊一時難以調回,紂王只好將70萬東夷戰俘及奴隸臨時武裝起來應戰。於是出現了「紂師雖觿,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史記),也就根本沒有什麼「血流遍野」或「商人痛恨紂王,倒戈相向」的場面,但卻有一個事實:周朝的軍隊還沒有碰上真正的商軍!




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

紂王見兵敗,「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史記)穿上綴滿珠玉的華服自焚身亡,不投降、不屈服。壯哉!




誰是「內奸」

《史記》載:「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微子是紂王的親哥哥,國家的重臣,卻背叛了紂王去引狼入室,所以微子是商朝真正的內奸,難怪毛澤東說「微子最壞!」


但周武王滅商之後並沒有立即封賞「有功」的微子,而是封了紂王的兒子武庚來管理商朝遺民。直至「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于宋」(史記),這一切扭捏作態不合常理的行為背後隱藏了什麼呢?!做了內奸卻得不到期待已久的表彰,反遭冷落,這大概也是眾多投降派的共同下場吧。相形之下,紂王的拒不投降自焚身亡顯得那樣高貴和光彩!

人民擁護誰

周滅商後,周武王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統治商朝遺民,還派了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監視武庚,謂之三監,按理說是萬無一失。但出人意料的事卻發生了:「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史記)約公元前 1025年,暴發了以紂王兒子武庚為首的人民造反,連商代殘餘的貴族及周武王的弟弟們都參加了。周的根據地「西土」出現了很大的騷亂,到此時,周人才真正遇到了當年遠在東夷駐守的擁護紂王的商軍。這場造反聲勢之浩大,反抗之頑強令周人永難忘懷。「周公討之,三年而畢定」(史記),用了整整三年才把這場暴動鎮壓下來,可見商朝遺民的團結與紂王的威望!雖然紂王已經不在了,商朝遺民尚想幫助他的兒子恢復商朝重返家園。


而西周末年的殘暴統治把人民說話的權力都剝奪了,於是出現了「道路以目」這個詞。公元前841年,忍無可忍的西周人終於暴動了,憤怒的平民和奴隸衝入鎬京,殺進王宮,周厲王倉皇出奔逃跑,首都一片混亂。公元前771年,犬戎伐周,京城告急,卻沒有一個諸侯來救。最後犬戎攻破鎬京,殺死「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平王被迫遷都至洛邑,歷史進入了諸侯問「鼎」、弱肉強食的東周列國時期。 唉...中國人民從此就不斷受苦受難了!嗚呼哀哉!何以復加!
誰殘虐?誰失民心?哪些歷史被顛倒了?一目了然!

羅氏由來

中華羅氏源流概述
羅長青(湖北監利歷史教研員)

自古以來,羅姓就是中華民族三千七百多個姓氏中的大姓望族之一,其源遠流長,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后期,我國歷史進入由母系向父系氏族公社轉化的階段,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且逐漸開始分離。相傳在現今的荊楚大地上,那時生活著一支擅長畜牧、以編織羅网捕捉鳥獸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部落,人們稱之為「羅部落」,這里所說的羅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是以后羅姓的最早祖先。「羅」字在古漢語中的創意即為「捕鳥的網」。

相傳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又稱伏犧、庖犧、包犧氏)是羅网的發明者。他教民結网捕鳥打魚,飼養牲畜,從事魚獵和畜牧。据說羅部落的原始居民得其親授結网和捕鳥的技藝,才得以繁衍生息,子子孫孫感激和懷念他,把他尊奉為始祖神。其實,伏羲氏只是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可能是某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以网捕鳥是原始人類在長期征服自然的生產勞動中集体智慧和經驗的結晶。

在莽莽荊楚大地上,鄂豫皖三省交界之處,有一片大別山區。那里沒有十分高叢的群峰峻岭,婉蜒起伏的丘陵地帶卻分布得十分遼闊,加上那里气候溫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正是禽獸覓食的良好處所,也是鳥類南北遷徒的理想中轉站。傳說古代羅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把大別山區作為他們賴以生存的活動基地和發展的大本營。現今大別山西北的河南省羅山縣和東南的湖北省羅田縣就是因為那里是古代羅部落活動和繁衍生息的地方而冠以「羅」名的。所以羅山、羅田是羅姓的發祥之地。

古代羅部落生息在荊楚大地上,因而也是屬于荊楚諸部落中的一支。荊楚諸部落都奉黃帝為其始祖,而羅姓人也稱自己為黃帝的后代。許多羅姓族譜所述始祖雖有差异,如:有說是「本自顓頊」的,也有說是「祝融之后」的,但都不外是黃帝的子孫,因而沒有實際的差別。史學家司馬遷在他著名的不朽史書《史記·楚世家第十》中有這樣的記載:「楚人的祖先出自黃帝顓頊高陽氏。高陽氏是黃帝的孫,昌意的子。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又名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氏主掌火政,很有功績。能使天下光明,于是帝嚳就封他為祝融(主管火政的官稱祝融)。后來共工氏作亂,帝嚳派重黎去討伐共工氏。但沒有成功,為帝嚳所殺。后來帝嚳又命重黎之弟吳回去平叛,吳回平定共工之亂后,帝嚳又命吳回主掌火政,也稱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了六個儿子,都是剖開母親的左肋而生的。長子名昆吾……六子名季連。季連姓羋,楚人就是他的后代。……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以后就再沒法寫出他們的世系了。」(這里的人名均系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据說穴熊的后人中有一部分后來發展成為楚國的王室,有一部分就是后來羅姓的先民。所以,羅部落与荊楚同宗。

夏朝時候,包括羅部落在內的荊楚諸部都是夏王朝的臣民,依附夏天子。商湯王消滅夏桀王后,還繼續征伐夏的殘余勢力,荊楚諸部都在其中。羅部落是荊楚的分支,自然也難逃厄運。約在公元前十五世紀時,羅部落隨荊楚諸部避禍西遷。當荊楚諸部遷到今陜西渭水流域的荊山楚水時,羅部落也遷到了荊山楚水之北的今甘肅省正宁縣附近的羅山羅水一帶。羅山羅水靠近周部落居住的邠地之北,由于周部落也是夏的体系,為抵抗商的統治,羅与周也就聯合為一体了。

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商紂王的統治十分殘暴,周武王繼承父業,開始了滅商的准備工作。羅姓先祖中有一位叫匡正的,因周武王九(公元前1068)年奉命南征有功,被封為安南「羅國公」。過了兩(即1066)年,周武王率領八百諸侯開始了滅商的戰爭。在這次滅商的戰爭中,羅部落盡全力參加戰斗,且立了大功。周初論功行賞,羅部落首領匡正被封為子爵,其所部軍民從此形成為羅子國。羅子國的首領傳說稱為大羅氏,在朝中是職掌鳥獸的官,很受周天子的重用。歷代大羅氏一方面指揮族眾用大小适宜疏密有度的羅网捕捉鳥獸,把上等的獻給周天子享用,另一方面還負責收納四方諸侯的鳥獸供品(奴隸社會的鳥獸即為高貴物品),轉呈周王室作祭品。同時周天子賞賜給四方諸侯的美女和物品之類,也由大羅氏代表朝庭交給諸侯的使者,并宣告周王的旨意,勸告諸侯們不要沉迷于游獵和女色,以免遭亡國之禍。

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中期,大羅氏失寵于周王室。羅子國的臣民不斷受到周朝庭的壓迫、欺凌,生存困難,便只好与遭到同樣境遇的荊楚諸部一超越過秦岭,沿著淅水向南遷移。當楚人遷到淅川的丹陽(今秭歸縣境)時,羅人也沿著漢水遷到了湖北荊山西北的宜城、房縣一帶,成了楚的屬國。

春秋初期,楚國在武王領導下國勢強盛,開始向漢水東北發展勢力,羅子國首當其衝,不斷受到楚國的欺凌。公元前700年,羅子國曾想乘楚伐絞之机襲擊楚國,以改變國人的處境,大概是聶于楚國的強大或其它不利的原因而未敢動手。此事見于《左傳.桓公十二年》。這件事后為楚國所知,楚王大怒。魯桓公十三年(前 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大夫屈瑕率軍討伐羅子國。屈瑕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小視羅子國,听不進不同意見。當楚軍到達鄢河岸邊時,由于渡河而使隊伍大亂,結果全軍沒有了秩序,而且又沒有戒備措施。羅子國雖小,但內部團結,眾志成城,羅國班公運籌帷幄,指揮有方,一舉大敗楚軍,為此,周王室還嘉封班公為「羅侯」。但羅子國打敗楚國之后,居然也產生驕傲自大的情緒,以為大功告成,不能正确對待自己的危險處境。而且內外關系處理不當,求利于外,用人唯親,大約在公元前690年,羅子國為楚武王所滅。

楚國滅了羅子國后,為了防止北進時有可能遭到羅子國遺民的干扰,并滿足修筑楚都丹陽城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楚武王又把羅子國的遺民,從宜城裹脥到丹陽附近的枝江,將羅人變成自已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管制之下。羅人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使楚都城垣寸寸升高,宮室處處叢云。此后,楚文王把都城從丹陽遷到郢(今荊州城西紀南城),而羅子國遺民的聚居之地枝江离郢很近,楚王為了消去都城附近不安定的因素,再次將羅子國的遺民驅赶四散,其中大部分被驅赶到今湖南省的汨羅江一帶居住。為此,后來的許多歷史地理著作都將汩羅一帶稱為「古羅國地」或「春秋羅國地」。被驅赶四散的羅子國遺民就以羅為姓,在四面八方農牧并舉,披荊斬棘,求生存,謀發展。羅姓族眾靠勤奮治家,以耕讀為本,四散八方的羅姓傳人漸漸枝繁葉茂,終于成為中華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相傳有一位叫羅凌甫(乘)的,是周朝末葉复興了羅國,頭一個以羅為姓,并且重新集結了羅氏宗人,使得羅氏家族自此日益親愛精誠的關鍵人物。如果不是他,兩千三百多年來羅氏家族的發展!很可能就會完全不同。這位羅氏家族的第三十一世祖先,還有另一項不朽的貢獻,就是他編纂了頭一部羅氏家譜,使得千秋万世的子孫,都能順順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頭,不致由于年代久遠而茫無頭緒,羅凌甫所編的第一部羅氏族譜,是完成于周顯王十四(前355)年,也就是距今兩千三百多年以前。他所撰的族譜序,不但是歷來羅氏子孫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更是后世研究上古歷史的一項重要參考資料,實在是屬于千千万万羅氏子孫的一份無价遺產。戰國時期,枝江羅守龍在楚為官,曾任長沙太守,后定居長沙。秦國強大東擴以后,羅科屏曾為秦太仆卿,其子羅廷榮為秦御史。羅天朝字嗣彝,其父羅維翰曾在秦職掌九卿,其子羅君用居長沙,曾為秦國武陵(今常德)縣會。他因督運官鐵,淹死于洞庭湖中,君用之女和弟在湖中四處尋尸不獲,俱投水而死,長沙人甚感羅氏一家的高尚品德,特集資在長沙城東建立祠宇,以作紀念之所。

秦朝時,羅君用之子羅珠(生于公元前245年),自幼天資聰慧。因受家庭良好品德的影響,從小勤奮好學,飽讀了諸子百家之書,知識十分淵博。他胸怀報國愛民之志,曾先在秦朝為官,擔任武陵令,后又輔佐漢王劉邦打天下,在消滅項羽的戰爭中,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任九江郡(秦時轄今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區)郡守時,勵精圖治,發展生產,社會穩定,九江郡成為劉邦滅項的重要基地。后來羅珠升任參軍知政(相當于現在管轄數省的地方軍政長官),節制周邊諸郡,在滅項戰爭中屢建奇功。漢高祖劉邦登基為帝統一全國后,因羅珠功勛卓著,才學超群,被任為治粟內史(相當于現今主管財政和農業的副總理)。在他任內,賦稅寬平,倡導節儉,積极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社會經濟很快好轉。漢惠帝時,羅珠因耿直不阿,不与惡勢力為伍,特別不滿呂后專權,為同僚所不容,被迫出守漢之九江郡(約轄今江西省全境)。但老百姓感其德政,都爭相投奔他,當時郡人張交特向羅珠獻出一塊地方(地點大約在今南昌城一帶)供其使用。羅珠与灌侯嬰動員人力在張交所獻之地上修筑了一座城池(此城后來成為豫章郡城),周環十里,開辟六門,城修好后,羅珠親手在護城河邊种植豫章樹,從此在這里定居下來。漢惠帝七年,呂后臨朝稱制,綱常紊亂。為了避禍,羅珠隱居于西山洪崖(今江西新建縣附近)之所,結草為廬,以清貧為樂,并在廬舍前后,种植羅漢柏、羅漢茶,且自號「懷漢」,表達自己不忍忘漢之意。羅珠以后一直云游四方,直到景帝丙戌2年(公元前155年)去世。由于羅珠的才學、品德、功勛、官爵在以往羅氏人物中均無前例可比,其影響波及全國。因此,后世各地羅姓子孫均奉羅珠為始祖,羅姓篡譜衍派均以羅珠為一世祖。珠公生子六:居厚、宣禮、子成、知政、抵德、成通,天下羅氏子民均為其后也。

我們羅姓家族的共同標幟「豫章」,天下皆知。豫章,本來是樹名: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樹,都是高大而堅實的巨樹。或許正由于豫、章二樹的高大堅實,我國的古人,是很早就已經拿它來作為地名的,「左傳」的「定四年」一段上有「蔡侯昊子、唐侯伐越,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夾漢」之語,所謂的「豫章」,應該就在現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帶地方。不過,「豫章」的地名雖然早在春秋時代便已出現,但是到了漢朝初年,也就是大約兩千一二百年以前;這個地名卻被搬移到江南去了-當時,漢朝在現在的江西省地區設置了一個「豫章郡」,郡治設在南昌,一直到隋代才被廢治,所以長時以來提起「豫章」這個古地名,絕大多數人都只知江南有,而不知江北也會有過。兩千兩百年前,漢朝大行郡縣制度,為什么會拿「豫章」兩個字作為郡名?這就跟羅姓大有關連了!原來,當時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將羅珠的手里興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羅珠曾經在城內親植豫、章之樹,并且舉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來,朝廷決定在此設郡,就由于羅珠曾為南昌城手植豫章,為了紀念羅珠的筑城之功,也為了豫、章兩种樹木已經成為南昌城的特有景觀之一,便將該地命名為「豫章郡」。豫章的郡名,系由羅氏而來;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羅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羅氏之以「豫章」為郡望,當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与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袁義達先生在《中國羅姓》一文中對我們羅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較全面的評述,在此,抄錄如后:一、羅姓的地位:羅姓是中國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廣東和四川地區中最有影響。在當代全國近12億漢族中,羅姓人群大約占了0.86%,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羅的人至少在 86個,總人口大約在1000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羅姓歷代名人196名,占總名人數0.4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53位;羅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45%,排在并列第55位;羅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49%,排在第44位。

羅姓名人中最為著名的有西漢名商羅裒,大臣羅珠,為著名豫章羅氏的始祖、交州刺史羅宏、列侯羅邵;晉朝節侯羅實、長沙相羅含、武陵太守羅企生、襄陽太守羅友;唐朝名將燕郡王羅藝,大將郯國公羅士信,文學家羅隱,詩人羅鄴,羅蚇;宋朝理學家羅從彥、羅大經;元朝醫學家羅天益;元、明之際小說家羅貫中;明朝名士羅,哲學家羅欽順,學者羅洪先,羅倫、羅汝芳;清朝畫家羅聘,曲藝作家羅松窗,湘軍名將羅澤南,太平天國名將羅大鋼;近代金石學家羅振玉,革命家羅亦農、羅學瓚、羅柄輝;中國人民共和國元帥羅榮桓,大將羅瑞卿,語言學家兼出版家羅竹鳳,語言學家羅常培,植物生理學家羅宗洛,醫學家羅清生等。

二、羅姓的起源与演變:构成漢族羅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為熊姓羅氏。羅姓出自顓頊之后,祝融氏吳回之孫季連,以羊為圖騰的羋部落的首領,羋姓之祖,也為春秋時楚人的先祖。夏朝時,季連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經活動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間,地區大約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鄭和郾陵一帶。羅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為姓,因善于制造羅网,并勤于羅捕飛鳥,而稱羅氏族,他們活動于大別山南北的河南羅山和湖北羅田之間,北靠穴熊氏族。這一地區森林茂密,鳥類群集,也是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的中間地帶。直至解放前,這一地區的農民仍保留著圍网捕鳥的謀生職業和技術。

在夏朝,穴熊部落進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縣東,改稱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羅部落逐漸發展為國。到了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 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殘余勢力楚、羅、盧等國。迫使楚、羅、盧等向西遷移,楚遷到今陜西渭河流域的荊山,部落改稱荊楚,羅人遷移到荊楚北面的甘肅正宁縣東的羅山。商朝末,荊楚、羅人追隨周武王討伐商。周武王滅商后分別封楚、羅等國于丹陽、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達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陽地),羅氏族跟隨荊楚向東南跋涉,沿漢水到達湖北西北的房縣。此時的羅國是依附于楚國的小國。后來,羅國又東遷到湖北宜城西的羅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滅羅國,羅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也有以熊為氏。羅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秋中葉國滅后,羅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主要來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羅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兩廣地區,与古越駱族融合,形成當代廣西的壯族、毛南族等羅姓的先民。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与當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瑤族羅姓的先民,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成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羅姓的先民。進入云南的羅姓一支進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成為今泰國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區的羅姓少數民族長期与漢族混居后被同化,成為南方漢族。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北方地區民族大融合和中國歷史上人群大遷移的時期。北方的戰亂和民眾的遷移,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羅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鮮卑族破多羅、叱羅、西域斛瑟羅等氏族集体改為羅姓,隨后唐朝時西域曹國人、天竺人進入中國后使用漢姓羅氏,宋朝西夏國党項族也有羅姓,清朝滿洲八旗姓薩各達氏、羅佳氏、鄂穆綽氏、愛新覺羅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羅。這些外族与漢族長期混居后逐漸同化為北方的漢族羅姓。

三、歷史上羅姓的分布和遷移:先秦時期,羅氏一直活動在湖北、河南、甘肅地區。到楚文王時,羅姓族人向南進入湖南的汨羅縣。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到江西南昌地區,一直到宋朝,羅姓在江西發展很繁榮,為江西的大姓。隨后羅姓從湖南和江西向南進入兩廣地區,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羅姓已經分布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穩足的發展,清初羅姓進入了台灣。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羅姓大約有34万人,約占全國人口0.44%,排在第52位。江西為羅姓的第一大省,約占全國羅姓總人口的38.8%,占江西總人口的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這四省羅姓占羅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廣西,這四省的羅姓又集中了19%。全國形成了贛皖湘、四川二個中心的羅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羅姓大約有70万人,約占全國人口0.75%,為明朝第24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羅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羅姓人口總增加率為106%,淨增加了36万。由于羅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离北方進入江南地區,中國北方几次戰亂對羅姓的傷害相對要輕。江西仍為羅姓第一大省,約占總羅姓人口的29.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10.1%)、湖南(10.1%),這三省羅姓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陜西、廣東、甘肅,這五省的羅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時期,羅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顯。全國重新形成了湘贛浙、四川二大塊羅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羅姓的人口已達1032万,為全國第20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8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羅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達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羅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羅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湖北、貴州,這四省又集中了21%。四川居住了羅姓總人口的21%,為羅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2%。全國形成了四川、粵湘閩贛二塊高比率的羅姓區域,以及甘肅中西部的北方羅姓集中區域。在近 600年間,羅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于由北向南和東南的遷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為主流,同時也出現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動。

四、當代羅姓的分布頻率:羅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東部,每平方公里的羅姓人口達到7.8人以上,中心地區高達9人以上。羅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2.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占圖土面積13.3%,羅姓人口大約485万;1.3-2.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15.1%,羅姓人口大約270万;不足1.3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71.6%,羅姓人口大約277万。

羅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羅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羅姓在長江以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羅姓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廣東東部、甘肅張掖地區,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2%以上,尤其在云南南部,有的達到3.6%,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8%;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台灣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廣西北部、海南、貴州、四川北部、云南東部,羅姓頻率在1-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8.1%;台灣南部、廣西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河南西部、陜西南部、山西西南、青海東部、甘肅西北、內蒙古東北角,羅姓頻率在0.5- 1%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5.4%;羅姓在其他地區的頻率不足0.5%,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61.7%,其中頻率0.4%以下的占國土面積54%。

五、血型分布特征:羅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352万,占34.1%;A型310万,占30%;B型280万,占27.2%;AB型90万,占 8.7%。羅姓總人口1032万。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大部、福建南部、四川大部、江西南部、湖南東南、貴州西北、云南北部和中南,約占國土面積 13.3%,羅姓485万,約占總羅姓人口47%。O型174万,A型150万,B型122万,AB型39万。湖南西北、廣東西部、貴州西北、廣西北部、云南東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大部、安徽南部、陜西南部、甘肅南端和張掖地區,約占國土面積15.1%,羅姓270万,約占總羅姓人口 26.2%。O型91万,A型82万,B型73万,AB型24万。廣西南部、海南、台灣、長江以北的其他地區為羅姓分布較少地區,約占國土面積 71.6%,羅姓277万,約占羅姓總人口15.8%。O型87万,A型78万,B 型85万,AB型27万。

另外有一篇「羅氏追本溯源」說羅姓是中國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廣東和四川湖南江西地區中最有影響。在當代全國近12億漢族中,羅姓人群大約占了0.860%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羅的人至少在86 個,總人口大約在1000万。构成漢族羅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為熊姓羅氏。羅姓出自顓頊之后,祝融氏吳回之孫季連,以羊為圖騰的羋部落的首領,羋姓之祖,也為春秋時楚人的先祖。夏朝時,季連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經活動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間,地區大約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鄭和郾陵一帶。羅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為姓,因善于制造羅网,并勤于羅捕飛鳥,而稱羅氏族,他們活動于大別山南北的河南羅山和湖北羅田之間,北靠穴熊氏族。這一地區森林茂密,鳥類群集,也是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的中間地帶。直至解放前,這一地區的農民仍保留著圍网捕鳥的謀生職業和技術。在夏朝,穴熊部落進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縣東,改稱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羅部落逐漸發展為國。到了兩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一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殘余勢力楚、羅、盧等國。迫使楚、羅、盧等向西遷移,楚遷到今陜西渭河流域的荊山,部落改稱荊楚,羅人遷移到荊楚北面的甘肅正宁縣東的羅山。商朝末,荊楚、羅人追隨周武王討伐商。周武王滅商后分別封楚、羅等國于丹陽、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浙水南下,到達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陽地),羅氏族跟隨荊楚向東南跋涉,沿漢水到達湖北西北的房縣。此時的羅國是依附于楚國的小國。后來,羅國又東遷到湖北宜城西的羅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滅羅國,羅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也有以熊為氏。羅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秋中葉國滅后,羅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主要來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羅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達兩廣地區,与古越駱族融合,形成當代廣西的壯族、毛南族等羅姓的先民。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与當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瑤族羅姓的先民,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成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羅姓的先民。進入云南的羅姓一支進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成為今泰國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區的羅姓少數民族長期与漢族混居后被同化,成為南方漢族。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北方地區民族大融合和。

中國歷史上人群大遷移的時期。北方的戰亂和民眾的遷移,中原百姓中融人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羅姓中也流人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鮮卑族破多羅、叱羅、西域斛瑟羅等氏族集体改為羅姓,隨后唐朝時西域曹國人、天竺人進入中國后使用漢姓羅氏,宋朝西夏國党項族也有羅姓,清朝滿洲八旗姓薩各達氏、羅佳氏、鄂穆綽氏、愛新覺羅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羅。這些外族与漢族長期混居后逐漸同化為北方的漢族羅姓。

虞氏由來

姓氏 虞

起源地 山西省平陸縣的東北之地,河南省虞城縣

淵源 我 國的虞姓姓源有兩個主要系統,一支是上古聖君虞舜的後裔,一支則是周武王的後裔。第一支虞氏,據《通志氏族略》:「舜有天下,國號為虞,舜子商均封虞,因 以為氏。」出現於距今大約四千兩百年前的河南省虞城縣地方,當時虞舜把天下禪讓給夏禹,夏禹封虞舜之子商均於此地,號為虞國,而商均之子孫「以國為氏」而 姓虞。第二支虞氏,據《姓氏考略》:「周武王克殷,封虞仲於虞,亦為虞氏。」出現於距今三千一百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之後,周武王鑒於殷商之亡國主要原因是 由於王室的孤仃無援,就大行封建制度,將兄弟親戚分封於全國各地,以作為屏藩。其中,周武王的二伯父仲雍之後被封於虞國,也就是現在山西省平陸縣東北之 地,仲雍子孫則「以國為氏」而姓虞。

周武王

周武王(? —約前1043年),西周的創建者,姬姓,名發,諡號武王,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合文為珷。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0年文王死,他繼承王位,沿用「受命」年。武王母親為「太姒」,其正妻為「邑姜」。

文王臨死時囑其早圖滅商。武王繼位后,繼承父志,重用姜尚、周公、召公等人治理國家,周朝日益強盛。受命十年(約前1048年)在盟津(孟津)大會諸侯,前來會盟的諸侯竟有800個。

受命十二年(約前1046年),商紂王已把商朝搞得一團糟。武王見時機己到,便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親率戰車300輛,虎賁3000、甲士45000人,進攻商紂行都朝歌,討伐腐朽的商朝。兩軍戰于牧野,因商朝奴隸兵陣前倒戈,商軍大敗,昏庸的紂自焚于「鹿台」,商亡。

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親姫昌為文王和另外作出一系列調整:

1. 將被紂王誅殺的比干改葬,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箕子。
2. 對其他部族實行大分封:神農氏的後人封于焦,黃帝的後人封于薊(天津薊縣),堯的後人封于祝(江蘇贛榆),舜的後人封于陳(河南淮陽),夏朝的後人封于杞(河南杞縣),
3. 由於商朝的實力還在,於是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為了包圍武庚的地盤,又分封了自己三個弟弟:管叔(姬鮮)于管(河南鄭州),姬度于蔡(河南上蔡),霍叔(姬處)於霍(山西霍州),是為三監。
4. 為了加強對已經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對周的元老實行大分封:召公于燕(河南偃師),姜尚于齊(現今山東)。

滅商三年後武王逝去,時年四十三歲。由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和太公姜尚輔佐継承人成王。傳統上,周武王,周文王,堯舜禹和商湯一向為後世所尊崇。

姜子牙與筷子

姜子牙與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於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幹,所以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 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他 疼得“阿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麼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 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姜子牙知道這是一隻神鳥,於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並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 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 然看見絲竹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裏送。老婆臉都嚇白 了,忙逃出門去。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倣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麼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為筷。

姜太公的歷史地位

姜太公的歷史地位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 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這充分說明瞭其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 地位和其思想理論的博大精深。

  一、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歷史考證

  姜太公姓姜或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炎帝神農皇帝51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 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西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八月初三日出 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西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陵冢位於陜西省咸陽市周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里;山東省淄博市 臨淄姜太公祠內設有衣冠冢。

  姜太公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 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 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關於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獻記載不一,主要是東海說和河內說。

  《孟子·離婁上》說:“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 望,東夷之士也。”高誘注《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後漢書·郡國三》注引《博物記》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于棘 津,其浦今存。”《水經注·汶水》雲:“(汶水)又北過淳于縣西,故夏后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號曰淳于國。”《水經注·齊乘》雲:“莒州東百 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瑯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水經注》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究竟何說為確,據史籍和當代有關專家的考辨,認為東海 說根據較為確鑿。東呂鄉當為姜太公出生地。古代呂、莒本為一字,莒為周代國名,即為現在山東省莒縣。東呂鄉、東呂裏在莒城東面,今屬山東省日照市。漢張華 《博物志》明確標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西漢的“海曲’則為現在的“日照”。今人楊伯峻對姜太公里籍作了具體的考辨。他說:“閻若 璩《四書釋地續》雲:‘後漢瑯邪國海曲縣,劉昭引《博物記注》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于棘津,其浦今存。又于清河國廣川縣棘津城,辨其當在瑯 邪海曲,此城殊非。余謂海曲故城,《通典》稱在莒縣東,則當日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即是其家。漢崔瑗、晉盧無忌立《齊太公碑》以為汲縣人者,誤。”(《孟子 譯注·離婁上》)所論有據、甚確。就是說,姜太公的出生地當今山東省東部黃海之濱的日照、莒縣一帶,亦正是司馬遷所說的“東海上人’之義。據齊國國都,當 今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現今日照市。據姜太公分支後裔盧氏宗親世界研究會(含南韓等國外盧氏)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日照 市。當今中國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權威之一,中國國防大學著名教授,姜太公後裔姜國柱先生,經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省日照市。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四千年前,日照市兩城鎮(距市區十八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這是美國考古專家組同山東大學在實地聯合考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結論。作為一代偉人姜太公出生在這樣的文化發達地區,應更合乎情理。經綜合考證分析認為,姜太公出生地應為山東省日照市。

  二、姜太公的歷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確實稱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綜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最著,所乙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名太公為“太公望”, 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之“師”即“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 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太公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外夷相侵,內患未除,政局動亂,國家面臨著百亂待治,百廢待興的情況,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便自稱他是姜太公的 化身,便在磻溪建立太公廟,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他要象周文王訪賢並重用姜太公那樣的賢臣良將,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終於實現了“貞 觀之治”。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姜太公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於開元十九年(西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 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謚姜太公為 “武成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為抵禦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說: “周西伯昌之脫羑裏,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這就確立了姜太公是中華民族創立韜略理論開山 祖的地位。

  1972年從山東臨沂銀雀山漢武帝初年的墓葬發掘出的《六韜》殘簡,來校勘今天存世的各種《六韜》版本和本注,說明瞭《六韜》一 書,在漢武帝以前就流行開了,否定了《六韜》是古人偽托呂尚所著的懷疑,進一步證實了姜太公在軍事理論上的著述是真實的。他在軍事理論方面,在政治、經濟 鬥爭的策略思想方面,都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富的遺產,人們稱他是兵家權謀思想的始祖是當之無愧的!

  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就其最早發端、形成體系、構成學說來說,都始自齊國,源自太公, 所以說太公為兵家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是當之無愧的。可以說,沒有太公理論及其所建立的齊國兵家,則不會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謀高超、理論完整、源遠流 長、綿延不斷、影響巨大的中國兵學理論學說。今天,我們在研究中國古代的治國方略、用兵之道時,不能不重視太公的傑出貢獻、思想價值。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 家孫武、鬼穀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太公的文韜武略被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所借鑒。

  太公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

  太公已去世3000餘年了,人民處於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說他曾在昆明山 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這在《太平禦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許仲琳為崇敬太公無法形容時便以神 面化之編著了一部《封神演義》,把他說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嚴,成為驅邪扶正的偶像了。這些雖然超出了歷史的真實,但卻反映出姜太公在 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姜太公思想

  呂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響深遠。他不僅是開創西周的功臣,而且輔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他的思想、理論、實踐博大精深。

  1、韜略鼻祖,千古武聖

  姜太公作為中國韜略鼻祖、千古武聖,其文韜武略、經國治軍,理民化俗之論、之策、之術,都為後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併為華夏民族所稱頌、傚法。

  “兵聖”孫武及其《孫子兵法》飲譽中外,堪稱兵法之集大成者,其軍事思想亦不乏借鑒太公謀略之處。舉例說明:如《孫子兵法·虛實篇》有 “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之句,而以反映姜太公軍事思想的《六韜》論著中《文韜·兵道》記載即有“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之 句;《孫子兵法·計篇》中“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與《六韜·龍韜·論將》中“將有五材十過”,“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相近;《孫子兵法 ·計篇》稱“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國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而《六韜·龍韜·論將》亦言“故 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等等。

  有關姜太公軍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韜》、《陰符經》、《太公兵法》、《太公金匱》等,但現存甚少。其軍事韜略、戰爭謀略、戰法戰術、 軍隊建設、戰爭準備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的全面性、創造性、開拓性,他不是單純地就軍事而論軍事,而是從哲人智慧的高度,以聰明政治家 的眼光,將政治與軍事、治國與理軍緊密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加以論述。這就使他的軍事韜略、謀略頗具全面性、深刻性、精闢性,因而為歷代的哲學家、政治 家、軍事家所推重,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六韜》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著作,在宋代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作為武學教本,成為武將們必讀的兵書。二千 多年來,《六韜》與其他“武經”一樣,從先秦至現代,不斷有人註釋、講解、校勘、闡揚,挖掘其思想宏旨奧義,吸取其思想精華,經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 現了其光輝的思想價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們應當珍惜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使之在新時代更加輝煌。

  2、權謀思想

《六韜·文韜·文師》最後有一段姜太公的話:“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這是太公“陰謀修德以傾商政”,滅 商興周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權謀思想。因為,最大的權謀莫過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奇取和建立國家政權是軍事謀略的根本。這一思想,除《文師》外,在《發 啟》、《文啟》、《順啟》等篇中也都反復論述這個道理。太公被封齊,建立齊國之後,推行的根本方針也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可 以看出,姜太公認為,人的本性是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給予人以生利的是道義,能行仁義道德者,則能使天下人歸服。因此,國君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利,以 天下之害為害,以天下之樂為樂,以天下之生為務。只有以仁義道德為天下興利除害,使天下人與之共利害,同生死,共憂患,共苦樂,這樣便可以收攬、固結民 心,使萬民歸心、歡心。基於這種認識,《六韜》強調國君要行仁修德,澤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為已而害民,。只有這樣,人民才能與國君同舟共濟,擁戴國 君。本思想亦在齊國的實踐中貫徹、實現了這一思想。這是其他所有軍事謀略家所沒有的。可見,《六韜》一書的上述內容,與姜太公的軍事謀略思想相符。

  3、愛民思想

愛民之道,就是以仁義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如太公所言:“敬其眾,合其親。敬其眾則合,合其親則喜,是謂仁義之紀。無使人奪汝威,因其明,順其常。 順者任之以德,逆者絕之以力。敬之無疑,天下和服。”就是說,要尊重民意,敬愛民眾,聚合宗親,行仁舉義,就會受到民眾的擁護愛戴,這樣使天下和服,就可 以守土、固國而王天下。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專任武力,不可橫暴百姓,而要以仁義為本,修德禁暴。這就是姜太公和《六韜》重視文韜而不輕武略,把經國與 治軍作為整體而論的高明之處。他治國安民用仁道,施仁政,重教化,因民俗,順民情。這就充分表現了姜太公治政的出發點和歸宿地都是為了愛民。《六韜·文韜 ·國務》雲:“太公曰:‘利而無害,成而無敗,生而無殺,與而無奪,反而無苦,喜而無怒。'”從上我們不難看出,“愛民”思想之深,在先秦軍事、政治和諸 侯君中,也只有姜太公才有如此深刻“愛民”思想。而且,也是由姜太公在齊立國之後,真正把“愛民”思想貫徹到建國的實踐當中去,這就是齊國的富民政策。

  4、順民思想

姜太公深知“民為邦本,民固國興”的道理,有民則有國,無民則何國可言。因此,他力倡以民為本,仁政順民的思想。順民就是“重民”、“貴民”。如果國君、 人臣和各級官吏,不以民為本,以民事為務,而敲剝、殘害民眾,就會使民眾離心離德,離之而去,叛之而反。姜太公通過自己長期生活在民眾中的親自實歷,不斷 觀察,精心研究,對於民為貴、民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認識,並樹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識,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國治國之中,都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實行仁政,收服 民心,使萬民歸心。對如何安靜、安定天下,姜太公指出:天有其自己的運行規律,民眾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業。君主能與民眾共同安生,天下就安靜,民眾就安 定了。最好的政治是因民俗、順民心進行治理,其次是宣傳教化,感代民眾。民眾被教化、受感化,就會服從政令,所以說天道無為而能生長萬物、成就萬物,民眾 無需給予而能自己富庶,這就是對人治理天下的高尚道德,亦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根本道理所在。

  5、舉賢思想

《六韜·文韜》中《上賢》、《舉賢》兩篇,集中表現了姜太公的重賢、上賢、選賢、舉賢的聖賢治國論及其思想內容。所謂“上賢”,就是尊重、崇尚有道德、有 才能的人。尊賢尚功是姜太公“國本”的主要內容之一。姜太公認為,作為君主治理國家,必須尊崇德才兼備的賢人,抑制無才無德的庸人;任用忠實誠信的人,除 去奸詐虛偽的人;嚴禁暴亂的行為,禁止奢侈的風俗,因此,明君用人應當警惕六種壞事、七種壞人。六種壞事的危害是:“傷王之德”、“傷王之化”、“傷王之 權”、“傷王之威”、“傷功勞之臣”、“傷庶人之業”。對七種壞人,絕對不可信用,即“勿使為將”、“勿與謀”、“勿近”、“勿寵”、“勿使”、“禁 之”、“止之”。這就堵死了壞人幹壞事、危國家、害民眾的路徑。

  姜太公指出,要根據各級官吏的職能分工的要求條件來選取賢能,再依據各官職應具備的條件來考核官吏,鑒別其才智的高下,考核其能力 的強弱,評定其政績的優劣,使之名實相當。因此必須堅持選用賢才、任用賢才的標準。關於選拔任用賢才的標準,姜太公提出了“六守”,即六條標準:仁、義、 忠、信、勇、謀,具備這六個標準的則為賢人。姜太公還認為,國屬上賢、舉賢,旨在任賢、用賢,如果上賢、舉賢而不任賢、用賢,亦只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 實,這種停留在名義上的上賢、舉賢,是不會獲其功而救其亂的,相反則會使世愈亂,以至造成國家的危亡,所以要上賢、舉賢、任賢、用賢,做到實當其名,名當 其實,名實相符。

  《六韜·文韜·上賢》雲:“太公曰:‘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舉賢思想,在姜太公建立齊國之後,又正式列入建國方針之一,即“舉賢而上功”。

  6、六守三寶

姜太公的理財富國、富民足民的發展經濟的思想主張是全面而週到、精闢而深刻的。《六韜·文韜·六守》載:太公曰:“人君有六守三寶。”六守:仁、義、忠、 信、勇、謀。三寶: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農一其鄉則谷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三寶各安其處,民乃不慮。無亂其鄉,無亂其族。臣無富於 君,都無大於國。六守長則群昌;三寶完則國安。這三寶在齊立國之後,也是列入建國方針之一,即“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農工商同時發展,重點又是發展 工商業,因而,後來的齊國才發展或為一個民富、國強的大國。

  姜太公在“三寶並重”“本末並利”、“上下俱足”、廣開財源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貨幣政策,確保財貨正常流通、賦稅正常繳納,促進 經濟發展、市場繁榮,這種開源節流的經濟、貨幣政策,實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上策。姜太公深知,農、工、商三業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意義。國無農無食不穩,國無工 無器不富,國無商無貨不活,故要農、工、商並重,協調發展,使人民有業可從,衣食飽暖,器具足用,財貨流通,財政充裕。姜太公的“三寶”思想,不僅是周朝 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而且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政治、物質基礎。此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延續至當今世界。

  7、九府圜法

  姜太公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他制定的九府圜法。所謂“九府圜法”,顏師古《注》雲:“《周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 內、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雲九府。圜謂均而通也。”姜太公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證財貨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錢幣與布帛不斷流 通,聚散適宜,無積滯,無匱乏。國以之富,民以之足。

  “九府”是“掌財幣之官”。查《周禮》的“九府”之職能,就在於“通貨幣,易有無”。

  姜太公的財政經濟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不僅為周朝的經濟管理、經濟監督、賦稅收納、貨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嚴密的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而且為齊國的強大,為齊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姜太公的生財之道,理財之策,即開源節流之制,是富民強國之道,為萬世治國 興邦之正道,萬事不易之治道,故為萬世法。

  四、韆鞦功業,後人稱讚

  姜太公的道德功業,為後人所推崇、稱頌。有人把他由人變為神,列入神仙之首,說他能呼風喚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為“兵家鼻祖”;齊 人稱他為“天齊至尊”等等。歷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詩詞文論、兵書戰策中,抒發情懷,稱讚有加。他們或觀太公留下的歷史遺跡而抒發已志, 或乙太公事跡為據而引申已論,頌揚其功。

  在《詩經·大明》中寫道: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在諸多讚詩中,對姜太公一生功績給予高度概括、評價的要算《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的《姜元帥讚》:

  六韜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

  出將入相韆鞦業,伐罪吊民萬古功。

  運籌帷幄欺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

  亙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並泰山隆。

  對姜太公一生的韆鞦功業,不僅詩詞歌頌,而且經史文論,多有盛讚。

  對姜太公人們不僅重視他的著作和智慧的價值,還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奮鬥的精神,懷念他對正義,對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難,他不退 卻,不屈辱,不低頭;饑餓,也不理會;沉淪,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對自已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動搖。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奮”的典 範。他永遠是中華兒女的自豪和驕傲。

  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延綿不斷的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中,齊魯文化是主要來源,集中代表了炎黃這一思想體系的傳統文明。在遠古時 代,炎帝、黃帝為首的兩個部落,已開始結合。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已融合成為一個民族。在周初,代表這兩個部族的兩個偉大歷史人物,一個是封于齊國的炎帝 後裔姜太公,一個是封于魯國的黃帝後裔周公旦。我們說,假如沒有周公的文韜和姜太公的武略,作為“小邦周”是很難戰勝“大國殷”的,即使是戰勝了,也難以 鞏固,並創造出那樣燦爛輝煌的周代文明。現在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研究姜太公的思想,正確評價姜太公的功業,對於深入研究探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尤 其佔其主流的齊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